
Google盲人工程師講述軟件設計之路
拉蒙的網絡主頁上,第一句話是這么寫的:“在互聯網上,沒有人知道你不是一條狗!”在接下來的頁面中,出現了很多他和導盲犬艾斯卡的照片。
從康奈爾到硅谷,從IBM、Adobe一直到Google公司,十幾年間,導盲犬艾斯卡一直陪伴著這位來自印度的程序員。“可惜,他現在已經13歲。老了,我沒法帶著他長途旅行了。”帶著墨鏡的拉蒙遺憾地說。前段時間,他參加了北京舉行的Google創新論壇,成為了全場的焦點,很多人也是第一次想到這么一個問題:互聯網讓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那么,它給盲人帶來了什么?
天賦 復原盲人魔方世界第一人
“普通人的互聯網,和盲人的互聯網,是同一個互聯網。”拉蒙似乎很高興被問到這個問題。“這也是為什么互聯網對于盲人來說是多么重要,這個工具賜予了人們平等。”
“發電子郵件的時候,我們不會去關心對方用的什么電腦,什么鍵盤,屏幕是彩色的還是黑白的,只關心我們溝通了什么內容。你編輯了一篇文章放在網上,你不會去關心閱讀你文章的人用的是PC還是移動設備。在萬維網面前,沒有限制,沒有邊界。所有人都是平等的。”
坐在Google大樓的會議廳里,一桌人將他團團圍住。拉蒙顯然是個重要人物,而他顯然也是所有人中最快樂的人物,從頭到尾,都在用笑話點綴著對話,永遠都有話說。
他的手也似乎一直閑不下來。扳手指的動作讓他看起來有些緊張。坐在旁邊的美籍華人查爾斯給他遞去一張紙。拉蒙放松了下來,邊聊天邊開始折紙。查爾斯是和他最接近的同事,兩人共同設計著各種為盲人服務的軟件。在Google,人們往往把他們喊成“拉蒙和查爾斯”。
拉蒙出生在印度普納一個有六個孩子的中產階級家庭。哥哥也做軟件工程的。“在印度,你不是軟件工程師就是醫生。”他口音濃重,笑聲爽朗,似乎自己進入這個行業是一件理所應當的事。
從小,拉蒙就顯示出一些不同。如果在Youtube網站上輸入拉蒙的名字,可以看到他的一些視頻。拉蒙能在23秒內復原了盲文魔方,他是世界紀錄的保持者。這是拉蒙年輕時最喜歡做的事情。再小一些的時候,比如15歲時,他剛因青光眼失去視力,幾乎每天都要玩一個解謎游戲:通過日期,算出那天是星期幾。“我從小就喜歡數學,喜歡解謎,可能是受哥哥影響。”他淡淡地笑道,“數學的興趣是天生的。老實說,不管怎樣我都會成為數學家。”
多年后,有人向他提了這么一個問題:看不見東西,那做數學題是什么感覺?“我還真從來沒想過這個問題,一想才覺得真是有趣。”于是,他為此寫了一篇論文《數學思考》,講述自己對數學的理解。他的核心想法是,數學遠比人們想象的要大得多,玩數學的習慣并不需要閱讀,而完全可以通過大腦心算來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