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欺詐類釣魚網站全國已超10萬家 上半年網絡詐騙超120億
本報訊(記者姜煜)昨天,央視《每周質量報告》報道,目前欺詐類的釣魚網站全國已超過10萬家。2009年,僅北京警方就接報網絡詐騙案件3700多起,網絡詐騙金額達7000多萬元。有專家認為,今年上半年,網絡詐騙給網民和社會帶來的直接與間接經濟損失已超過了120億元。
“中獎”三萬八 騙走兩萬九
四川省內江市的何先生前不久上網時,電腦突然彈出信息,告知何先生中獎了——38000元現金和一臺筆記本電腦。喜出望外的何先生立即登陸中獎信息上的網址,并通過電話確認。但領取獎品的前提是先付1200元現金。一心想得到獎品的何先生隨后在對方一步步的指引下不斷地匯去現金,總共匯出了29000元。到最后何先生才意識到,自己受騙了。
據公安部門介紹,像這樣的詐騙是近些年電信詐騙中的一種新形式——網絡中獎詐騙。據北京反電信詐騙專項行動辦公室副主任馬曦初介紹,“這些騙子就是利用了老百姓的僥幸心理。就是這種求財心理,使消費者放松了對自己財務的控制權,輕易就相信對方的一些誘惑因素,最后上當受騙。”
網購陷阱花樣多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利用網絡通道,不法分子還經常打著低價、優惠等幌子實施詐騙,而這些網絡詐騙陷阱往往讓消費者防不勝防。
記者以購買手機的名義,進行了一次網絡購物體驗。在輸入了商品名稱并進行搜索后,電腦頁面出現了一萬多條賣家信息。記者選取了排在第一位的商家,發現該商家有著很高的信用等級,手機的價格也比市場價便宜500多元。記者隨即點擊了購買按鍵。
之后,網頁跳轉到了網上銀行付款頁面。網絡安全人員說,這是一個釣魚網站,淘寶網網頁是假的。網絡安全專家解釋說,正常的淘寶網絡購物,應該把錢匯入到支付寶中,再由淘寶網付給賣家。而記者遇到的所謂淘寶賣家,則是通過假的淘寶網頁,引導記者把錢直接匯給個人,以這種方式詐騙錢財。
推薦股票成網絡詐騙新方向
網絡購物陷阱的存在使消費者的財產安全受到了極大威脅。而網絡陷阱還不僅限于網絡購物這一種,一些打著彩票預測、推薦股票名義的網絡陷阱也在威脅著消費者。
網絡安全專家石曉虹說,一些股票、彩票的預測網站,號稱可以推薦所謂“黑馬股”,比如說絕對保證多少天之內會上漲,但是要想拿到這個“黑馬股”的股票代碼,就先要注冊會員,用戶交完錢之后,該網站可能就是隨機給你幾個股票代碼、股票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