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上一則名為《溫州附一、附二醫生回扣重大黑幕:江西濟民可信藥業醒腦靜注射液三月份回扣詳細名單!》的帖子引發網民關注。自稱從江西一家醫藥公司離職的業務員爆料稱,溫州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和附屬第二醫院(育英兒童醫院)110多名醫生吃了“醒腦靜針”這種藥品的“回扣”,引發大量網民的議論,這兩家溫州檔次最高的國有三甲醫院即刻成為眾矢之的。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就此事進行了調查核實。
資料圖:溫州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3月份回扣清單(部分)
資料圖:溫州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3月份回扣清單(部分)
【核心網事】百名醫生“吃回扣” 回扣比例高達20%
6月8日凌晨2時22分,溫州知名論壇“703804”出現一個名為《溫州附一、附二醫生回扣重大黑幕:江西濟民可信藥業醒腦靜注射液三月份回扣詳細名單!》的帖子,發帖的網民“wzkldd”爆料稱:自己是從江西濟民可信藥業公司離職的業務員,對自己從病人身上賺了不少“昧心錢”感到很內疚。這家公司運作的模式就是提供給醫生回扣以達到醫藥銷售的目的,涉及溫州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和附屬第二醫院110多名醫生,給醫生的回扣比例高達20%。
網帖以清單形式,詳細列出今年3月份這兩家醫院110多名“吃回扣”醫生的姓名、工號、所屬科室病區、藥品名稱、開藥數量、銷售額、回扣比例、提成額、全院回扣總金額等信息。如附一醫醫生陳某某,工號53**,神經內科門診,三月份用“醒腦靜針”123支,銷售金額9348元,回扣1968元,附一醫全院該月提成總計116224元。
這張回扣清單顯示,三月份兩大醫院醫生提成少則幾十元,多則上千元,數額最高的尹某回扣高達25744元,兩大醫院三月份總計提成27萬多元。清單上同時顯示,“醒腦靜針”的規格為10ml,每支醫院零售價76元,其中回扣16元,計算出的回扣比達21%。
【記者調查】基本內容都屬實但院方竟稱是“黑客入侵” 兩家醫院存有兩大蹊蹺疑點
“中國網事”記者聯系了溫州附一醫和附二醫,院方均表示,網帖披露的姓名、工號(實際是序號)、所屬科室、藥名、用藥數、用藥金額等情況與電腦顯示的內容基本相符。
不過,兩家醫院卻矢口否認醫生有“吃回扣”的行為,更指醫生用藥信息外泄可能是“黑客入侵”。
更令人不解的是,兩家醫院否認醫生吃了“回扣”的理由是他們自查自糾后“沒有發現問題”。溫州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陳成水告訴“中國網事”記者,網帖涉及該院21名醫生和15個病區,目前已經開展調查。陳成水說:“到目前為止,所有臨床醫生均否認收受回扣。”溫州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行政辦公室主任徐輝也稱:“經與每位醫生約談了解,回扣問題不存在。”
不過,即便兩大醫院都否認了醫生吃“回扣”,但記者在調查中還是發現了幾個異常之處:
一是網帖的清單對醫生個人和用藥信息敘述周全詳實,清單清楚地顯示:兩大醫院10多個科室均有開出“醒腦靜針”的記錄。難道“醒腦靜針”可以包治百病?
陳成水說,醒腦靜注射液的主要功能是促進腦蘇醒,用于急性腦出血、腦組織病變及血管意外等。
但清單上顯示,使用“醒腦靜針”的科室不僅有神經內科、腦血管科、神經內科、神經外科、急診科、創傷科,甚至連婦科、口腔科、眼科、消化內科、呼吸內科、腔鏡外科、內分泌科、腎內科、兒童感染科等也在其中。
二是兩家涉嫌吃“回扣”醫院藥價明顯偏高。
記者從其他一些醫院了解到,每支“醒腦靜”注射液的進價在35元左右,銷售價一般在43元左右,而被曝光的兩家醫院的銷售價卻高達76元。
對售價偏高的原因兩家醫院都沒有正面回應,陳成水稱:“鑒于目前出現的情況,我們已作出決定,全院暫停使用‘醒腦靜針’,視以后調查情況再做處理。”
【反饋鏈接】網民強烈要求第三方介入調查
目前,溫州“百名醫生吃藥廠回扣”在網上持續發酵,網民們強烈要求第三方介入調查,還事實真相、嚴肅處理相關醫院和醫生。
記者初略統計論壇數千條網民評論,發現95%以上的網民認為“存在醫療回扣”,并對醫院自查表清白表示質疑;僅有4%認為醫院的對此事的態度是值得認可的;另外有1%的網民認為此事是造假。
網民等紛紛質疑醫院調查的效果,認為僅僅靠院方調查是不夠的,應該由第三方力量比如紀委介入調查。
網友“一夜”說:“打個比喻,兒子偷東西了,叫父母調查兒子有沒有偷,第二天,父母調查果然沒有偷。”
網友“真相正義者”呼吁:必須紀委介入!一查百分之百有回扣!(兩家醫院)這個調查是欺騙人民群眾,是腐敗的既得利益者置法律于不顧!
網友“大小Q”認為:醫院的自查永遠是沒問題的,當事人永遠是否認的。承認了飯碗難保。
網民“東甌壞小子”從專業角度分析指出,醒腦靜注射液的作用和安宮牛黃丸差不多,作為一種中成藥,本身對病情沒什么顯著的療效,但即使濫用也不易導致嚴重的后果,事實上可以說在大多情況下是可用不可用的東西。而在可用不可用的的情況下會出現兩種醫生:一種是在病情嚴重到醫生無計可施的情況下,抱著死馬當做活馬醫的態度,同時也是出于對患者和家屬的心理安慰而使用;另一種就是抱著“反正這種藥不會讓人死亡”態度的醫生,不管其是否必須要用該藥都“一切向錢看”,為了昧心錢胡亂大量使用該藥。
也有網友指出,舉報人應有更加詳實的材料才能證實是否存在“吃回扣”的現象。網民“都市那女”認為,根據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爆料人必須舉證證實,單單有流水清單不足以證明醫生有拿回扣。(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張和平、周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