榨油坊生產環境令人擔憂
●工作人員穿無袖背心,赤膊操作,口罩手套沒人戴
●榨油機上同樣油跡斑斑,榨油機上的鐵銹清晰可見
●裝菜籽油的油桶,上面寫著墻面漆、粘貼劑等字樣
連日來,華西都市報攜手華西都市網開展的“走進生產現場,見證食品安全”特別活動在社會各界引起廣泛關注,有消費者舉報了身邊的食品安全隱患。
5月29日,時值油菜籽的榨油季節,位于廣漢市三水鎮的廣金路沿線的多家榨油作坊生意火爆。然而,華西都市報食品安全報道組記者接連暗訪了3家榨油坊,家家衛生環境差,榨油機的銹跡、油跡斑斑,工作人員現場穿著拖鞋赤臂操作,炒料所用的火紅煤炭距離剛榨出的菜籽油不足3米,所有的菜籽油桶全是一些沒有標識的塑料桶或面漆桶……
-安全解析
2005年8月1日,我國《菜籽油國家強制性標準》正式頒布實施。新標準明確規定,菜籽油不得摻有其他食用油和非食用油;不得添加任何香精和香料。
榨油坊A
油桶底積著一層沉淀物
5月29日10時左右,華西都市報食品安全報道組的記者走進一家“陳記”榨油坊,新榨的菜籽油味道撲鼻而來。榨油坊約30平方米,空間不大,卻兼具榨油作業、炒料間和倉儲的功能。榨油坊的生意不錯,炒料的煤炭燒得火紅,不時濺出火花。然而,炒料的地方距離榨油機不足3米,工作人員穿著無袖背心,赤膊操作。不遠處,還擺著幾桶敞放的菜籽油。
“我們對外銷售,也對外加工。”看到有人來,榨油坊的一名楊姓女子招呼著說,他們的菜籽油很純正,價格是每斤7.5元,不僅銷往本地,有的還銷往成都市場。
榨油坊新榨的菜籽油放在一個鐵桶里,鐵桶油跡斑斑,把油全部倒出后,鐵桶底上有一層沉淀物,工作人員用勺子刮了刮,繼續用于裝油。當被問及新榨出的油兌的是什么水時(正常工藝)?楊姓女子未正面回應,只是含糊地說“就是一般的水嘛”。這樣的答復,不禁讓人疑惑,到底兌的是開水,還是自來水?
在榨油坊,無論是地面、榨油機,還是裝油的器具,衛生狀況都令人堪憂,不時還有幾只蒼蠅飛來飛去。
榨油坊B
榨油機上鐵銹清晰可見
“7塊錢1斤,你們要好多。”在當地三道溝附近的一家榨油坊,自稱黃姓的老板娘也熱情地招呼著生意。
在她的面前,擺著一桶新榨出不久的菜籽油,而裝油的鐵桶和油勺上是一層厚厚的油漬。
狹小的榨油坊里,一邊堆放著成堆的袋裝油菜籽,一邊榨油機正隆隆開動。
榨油機上同樣油跡斑斑,或許由于使用時間較長,榨油機上的鐵銹清晰可見。
在暗訪記者的再三堅持和要求下,黃姓老板娘才帶領記者到馬路對面的住家1樓去看許可證。這張許可證是2006年6月20日發出的,有效期到2010年6月20日,或許是很久沒有消費者要求查看,這張許可證已經是布滿了蜘蛛網。
除了榨油設備和地面的衛生狀況差外,榨油工作人員的穿著也同樣隨意,口罩手套這些必備裝備無從談起,更沒有人佩戴健康證。
榨油坊C
裝水塑料盆有黑色油斑
在第三家“楊氏”榨油坊,地面上擺放著十幾個裝菜籽油的油桶,這些桶上的包裝還很新,上面寫著不同品牌的墻面漆、粘貼劑等字樣。這樣的器具來裝菜籽油安全嗎?就此,暗訪記者以購買者的身份提出了問題,榨油坊的老板很肯定地說,沒有問題,這些桶都用火燒過。
此時,兩小半桶的菜籽油新鮮榨出,榨油坊的老板趁熱兌水,兌水的比例也很隨意。裝水的塑料盆內側有幾塊黑色的油斑,盆里放著一個沾滿油漬的油勺。盆內加鹽的水,有點渾濁,還有沉淀物。榨油坊的人一再強調,盆里裝的是開水。
這家榨油坊的榨油機擺放在房子的左側,右側則是堆放著成袋的菜籽,菜籽堆旁還養著一條狗,小狗在榨油現場隨意“方便”。
“有沒有許可證?”面對暗訪記者的提問,榨油坊老板似乎有所警覺,低聲說,“沒有,很多榨油坊都沒有。”
食品企業票選最后兩天明日18時關閉投票通道
16萬張選票,帶著數以萬計消費者的認可與信任,“力挺”百余家候選食品企業,向榮譽大獎發起沖刺。昨日,華西都市報“走進生產現場見證食品安全”特別報道票選活動,正式進入最后兩天,明日18時將關閉投票通道。在廣大消費者的投票支持下,人氣排行榜上再次出現你追我趕的競爭場面。
經過持續一周多的票選,華西都市報網投票專頁上已經分出前、中、后三個“集團”。截至昨日,統一得票數達到32603票,領先第二名農夫山泉僅1200余票,康師傅以27400票取代藍劍飲品榮升第三位。華潤怡寶、藍光美尚、得益綠色、金龍魚等品牌食品企業緊隨其后,票數差距均在千位數以內。
截至昨日18時,消費者投出的選票已達16萬張,隨著最后兩天票選時限的臨近,這一數字將隨時被刷新,如果您信任某一食品品牌,就請您抓緊時間投出至關重要的一票吧。
華西都市報發起的“走進生產現場,見證食品安全”活動,及近期開展的百姓心中安全食品票選,引起了社會各方強烈關注。省消委、成都市食安辦、成都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還將作為本次活動的指導單位,與本報共同舉辦食品安全高峰論壇。
省消委秘書長劉亞兵表示,食品安全關系國計民生,省消委一直非常關注食品安全,并針對消費者的投訴,展開相關調查,推動食品安全的建設。
成都市食安辦相關負責人表示,華西都市報發起的這項活動形式很好,關注度高,對引導食品企業健康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食安辦近期將重點針對企業是否違規使用添加劑的問題進行了專項督查。
華西都市報食品安全特別報道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