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上午9:30,濟南軍區總醫院16層血液科病房。25歲的孫紅蕾在山東省遺體捐獻申請登記表、器官捐獻登記表、角膜捐獻登記表上簽上了自己的名字。因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復發,目前所有的常規治療手段對她已經無用。她的父母不僅支持她的器官捐獻意愿,也表示會捐獻出自己的器官。
花季女孩患上白血病
孫紅蕾來自聊城高唐縣,是家中的獨生女,2006年大專畢業,學的是高護。由于一直沒有找到對口的工作,她在當地一家藥店先工作著。
由于身體一直不適,2009年12月9日,孫紅蕾的父母便帶她到齊魯醫院看病,被診斷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在齊魯醫院接受了4個療程的化療后,效果不錯,她回家了。
回家后的孫紅蕾一心想徹底擺脫這種惡性疾病,通過網絡,她了解到煙臺有一個地方喝排毒藥治療這種疾病,便不顧家長的反對去了,這一呆就是4個月。“期間我去了兩趟煙臺,勸她回來,每次她都說:‘死了也不化療了’。”說起這個,紅蕾父親孫永亭眼睛紅了。“我知道她化療難受,可是光喝中藥不僅不管事,還讓她復發了。”孫永亭說,去年11月,孩子又開始咳嗽。隨后他又把孩子送進齊魯醫院,化療2個療程,醫生說,沒有什么希望了……
所有常規治療對她都沒用了
今年4月4日,孫紅蕾被轉到濟南軍區總醫院血液科。“我們診斷后認為,這是復發性難治性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科主任周芳昨天告訴記者,醫院給她用上了目前醫學界所有的常規治療手段,還有加強性的化療,均無效。“只有最后一個辦法了,目前國內醫院只有少數幾個在用,就是采其親屬身上半相合位點的骨髓和造血干細胞,用在她的身上。”周芳說,但是該手術風險非常大,一般的造血干細胞移植,會在病人病情緩解的情況下進行移植,比如通過片子看不到病人的骨髓里有腫瘤細胞,“但是孫紅蕾的情況已經不允許等了,即便是強化化療,也沒能壓制下她體內的腫瘤細胞,而且她的臟器功能也不是很好。”
周芳認為,目前白血病的高發和年輕化,與環境污染有極大關系,“空氣污染、食品污染,這些都可能造成白血病。”
一家三口都要捐遺體和器官
“我們從來沒見過這么樂觀堅強的病人,她提出器官捐獻時,我們都很吃驚。”周芳和該科主任醫師葛林阜告訴記者,這么多年來,科里還從來沒有一位白血病患者提出捐獻自己的遺體或者器官。
更讓她們沒想到是,孫紅蕾的父母很支持孩子的想法,他們表示,也會加入到捐獻行列中。
昨天上午,省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將捐獻意向登記表拿到了病房,孫紅蕾躺在床上,簽上了自己的名字。
“這個病說不準……我很想得開”
“我感覺還行,我一定要堅持!我這個病說不準,但是我很想得開。”躺在病床上的孫紅蕾喘息著說。“我很樂意捐獻我的器官,只是擔心我的器官里面也有病毒,不過角膜應該沒問題。”
省紅十字會業務部部長王書華說,將來具體什么器官能用,得看專家的論證,“能捐獻什么就捐獻什么,不用擔心。”
“您能幫我找找全位點相合的骨髓嗎?”孫紅蕾問。“我們肯定會找,你放心。”在回單位的路上,王書華已經安排好人員去中華骨髓庫查找位點相合的骨髓。
據悉,孫紅蕾父母的捐獻申請登記表將回聊城簽字。孫紅蕾的母親告訴記者,一個月之前,她的母親和哥哥,相繼因為肺癌去世了。
孫紅蕾的父母告訴記者,他們捐獻器官的想法來源于這兩年的求醫經歷,“那么多人有了移植器官就能活下去,我們(的器官)好好的,為什么非得一把火燒了,不救救他們?孩子捐了器官,不枉來了人間一回,給了別人生命,也給我們留下一個念想……”
周芳表示,今天,孫紅蕾將被送進無菌層流病房,做預處理,等待移植。如果半相合位點的骨髓移植取得成功,下一步等找到全位點相合的骨髓,再給她做下一步治療。(文/記者 楊芳 圖/記者 傅琪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