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患糾紛綜合施策
在中國啟動新一輪醫改2年后的今天,醫患糾紛為何不但沒有減少,反而愈演愈烈?而在醫患之間信任危機的背后,又有著怎樣的制度缺失、機制空白?
中國醫患關系的警鐘再次鳴響。
9月15日,北京同仁醫院耳鼻喉科主任徐文被其患者砍成重傷,釀成業界震動的“徐文事件”。其后,部分同仁醫院醫生罷診抗議。

聯系年內多起暴力襲醫事件,人們不禁要問:在中國啟動新一輪醫改2年后的今天,醫患糾紛為何不但沒有減少,反而愈演愈烈?而在醫患之間信任危機的背后,又有著怎樣的制度缺失、機制空白?
黑惡勢力介入
“徐文事件”并非個案。
在“徐文事件”發生前4天,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醫生穆新林在醫院被患者家屬毆打,致頸部受傷、左脛骨骨折;8月,東莞長安醫院發生一起故意傷害案,致兩醫生一死一傷;同月,南昌市第一醫院患方家屬與醫院保安共100余人互毆,致15人受傷、3輛面包車被毀;5月,江西上饒市人民醫院醫生被患者家屬打殘;1月,上海新華醫院醫生被患者家屬持刀捅成重傷
分管醫患糾紛十多年的南昌市第一醫院副院長張晉湘說,前幾年發生醫患糾紛,患方鬧歸鬧、吵歸吵,但都可以和院方坐下來談,而現在,患方動輒上百人到醫院,還沒坐下來談,就先打砸醫院、毆打醫務人員,然后開口就要上百萬元賠付費,兩年來,該院賠付患方的總費用已達260萬元。
衛生部統計資料顯示,2006年全國醫療暴力事件共發生10248件,到2010年陡增至17243件。醫患糾紛發生后,有70%以上的醫院發生過患者毆打、威脅、辱罵醫務人員事件;60%的醫院發生過患者死后家屬在醫院內擺花圈、拉橫幅、設靈堂等情況,其中的43.68%有暴力傾向或發展成暴力事件;96%的受訪醫生表示其所在醫院發生過醫療暴力事件,認為醫院正常工作受到嚴重干擾,正常診療活動也受影響。
江西南昌市洪都中醫院副院長黃科棣有十多年一線處理醫患糾紛的經驗。他認為,醫療暴力事件非某地獨有,已經發展為全國普遍存在的社會問題,極易引發群體性事件,影響社會穩定。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了解到,參與暴力襲醫的人員往往身份復雜,除患者家屬外,還有社會閑散人員,甚至是“黑幫老大”。可以說,正有越來越多的黑惡勢力介入醫患糾紛。
2009年,江西南昌縣一村民因車禍在南昌市第二醫院搶救無效死亡。死者家屬糾集上百人到醫院鬧事,鬧事者中就有刑滿釋放人員。在上級部門調解后,醫院賠償死者家屬16萬元,但次日死者家屬來醫院哭鬧稱,16萬元被“幫忙人員”分走12.4萬元,剩下的錢不夠安葬死者,醫院又給了1萬元才平息事端。
本刊記者了解到,患方在獲院方賠償后,對“幫忙人員”“論功行賞”已是公開的秘密:老年人100元/天;年輕人150元/天;抱院長腿的200元/天;動手打人的更高。
南昌市一些基層民警向本刊記者反映,他們在處置醫患糾紛時發現,少數人借醫療暴力事件從中獲利,“誰燒紙錢、放鞭炮,誰堵馬路,誰沖擊醫務人員,分工明確,組織有序”。
公安部門調查發現,少數鄉村干部在醫療暴力事件中推波助瀾,扮演教唆者、煽動者甚至組織者的角色。在今年南昌多家醫院發生的醫療暴力事件中,都有鄉村干部參與其中的跡象。
1234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