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版《醫保目錄》公布前后部分藥企突擊漲價,終于迎來國家發改委價格調控。
7月1日,國家發改委下發《關于對部分藥品進行出廠價格調查的通知》,本次調查范圍為醫保新增藥品及部分已定價藥品,共896個品種。
2009年11月底,新版國家醫保目錄公布,其中西藥新增226個品種,中藥新增234個品種。醫保用藥范圍擴大,一些特效、獨家藥品進入報銷范圍。
在國家發改委下發通知后,7月9日,北京市發改委迅速下發通知,將對同仁堂、雙鶴藥業、北京諾華、賽諾菲安萬特等52家企業的101個品種實施產品出廠價價格調查。
國家及地方發改委這輪價格調查,第一步是企業自查,隨后各省價格主管部門抽查。
北京調查52家企業出廠價
這次接受出廠價調查,同仁堂涉及有安宮降壓丸、荷葉丸等11個品種,雙鶴藥業涉及可愈糖漿、舒血寧注射液、動物源肺表面活性物質等13個品種,外資品牌諾華制藥有貝那普利、氟伐他汀、那格列奈、雙氯芬酸二乙胺、特比萘芬、替比夫定、纈沙坦等7個品種。
一位醫藥行業分析人士透露,“同仁堂被調查的品種都是新進醫保品種,考慮到同仁堂的產品優質,出廠價調查或對他們影響不大。”
“對同仁堂影響比較大的是同仁堂現在享受的中藥優質優價,4年過渡期后可能會轉變為差別定價,到時同仁堂的產品在同質化的競爭面前,沒有了優勢。”該醫藥分析人士表示。
諾華7個品種中,替比夫定和雙氯芬酸二乙胺為新近醫保目錄品種,貝那普利、氟伐他汀、那格列奈、特比萘芬、纈沙坦等則為之前醫保目錄就有品種。
替比夫定為諾華治療乙肝主要藥物,之前涉嫌因藥品不良反應致患者死亡,目前已進入司法程序。雙氯芬酸二乙胺又名“扶他林”,是諾華在華銷售的主要外用藥。
除了諾華外,外資品牌賽諾菲也有一個藥品“雷米普利”將涉及出廠價調查。
7月13日,北京諾華制藥公關部負責人宋欣榮告訴記者,“我不太清楚北京市發改委是否已經對企業產品出廠價進行調查,只要他們要求提供申報資料,我們會配合。”
“諾華多個主要品種都要進行出廠價調查,這說明外資品牌藥在進入醫保目錄時產品定價仍然偏高,這次調查他們的出廠價,能否將價格降下來很難說。”國內一家醫藥企業人士表示。
一位浙江藥企人士表示,“調查出廠價對外資企業來講影響不大,他們的中標價就是出廠價,如果是真想查他們,查他們的成本可能會有問題,但是這次調查并沒要求去查成本價。”
怎么個調查法?
在國家發改委公布的調查名單中,這次出廠價調查涉及927家企業的896個品種。
本報獲悉,調查年度為2009年,調查內容包括藥品出廠價格,生產企業財務經營等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將由各省級價格主管部門負責實施,以省級為單位統一部署。調查采取實地查閱相關財務賬薄、隨機抽驗原始憑證等調查方式。
此次調查除要求生產企業不僅如實、準確填報《生產企業及藥品基本情況調查表》、《藥品出廠價格調查表》,還需要提供藥品生產批件、新藥證書、專利證書等證件,以及銷售合同或協議。
與往次調查不同的是,這次明確要求調查企業的年度會計決算表及審計報告,藥品銷售明細賬、會計憑證、稅務發票等。
為了獲得藥品的真實出廠價格,國家發改委要求,“核實調查藥品銷售數量、銷售收入、出廠價格(不含稅)最高值、最低值、平均值。查閱銷售明細賬,必要時可通過查閱'收存發’記錄、財務月報表、年度報表等方式核實銷售數量。”
“抽查一定數量的原始銷售憑證及銷售發票,核實出廠價格情況。復印包含最高價、最低價和單筆銷售數量前10位的銷售發票。”
“天價蘆筍片”事件后,讓這次發改委事無巨細的規定調查的內容,反映了國家發改委對出廠價要“動真格”。
不過,浙江一家企業相關人士分析,“這次發改委事無巨細的調查藥品出廠價應該不會那么嚴厲,畢竟是涉及的面比較廣泛,而且又主要委托各地物價局來做。”
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副會長、九州通副總經理牛正乾認為,現在調查藥品出廠價很難,除非“企業董事長到政府部門當官員,政府部門管價格的官員到企業做總經理,(這樣的話)這些成本就可以搞清楚,否則搞不清楚”。
“目前藥品價格調查正在進行的是企業自查階段,不過企業自己的自查則是比較松;如果各地價格主管部門實地抽查企業的原始銷售憑證及銷售發票,就能掌握到生產企業的實際出廠價。”上述企業人士表示。
此前國家發改委公布了《藥品價格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
在征求意見稿第二十五條中,“已上市銷售的政府指導價藥品,政府價格主管部門可以每2-3年集中調整一次政府指導價。其中,對專利藥品和按照專利藥品對待的藥品,以3年為周期進行調整,下調幅度一般不低于6%;保護期結束后,政府指導價下調幅度一般不低于15%。”
為了推進此次藥品出廠價調查, 國家發改委將對各省藥品價格調查人員進行培訓,“這周四發改委藥品價格評審中心將對這些人進行培訓,我們浙江發改委就有10多個人過來。”浙江省醫藥界人士稱。(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