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縣各醫院存在多少無證行醫的“醫生”,又有多少沒有兩證的“個體門診”存在,沂源縣衛生主管部門為什么視而不見,不按有關條例取締?沂源縣黑診所“醫生”說:“我們是給衛生局交了錢的,他們不會取締我們”
2010年7月,報社接到群眾投訴,反映山東沂源縣各醫院存在數量眾多的沒有兩證的所謂醫生承包醫院門診進行或自己開診所從事非法行醫活動,為了解事情 的真相,報社隨派記者前往調查、核實。
黑診所“光明正大”開
2010年7月11日,消費日報聯合現代消費導報記者來到沂源縣對縣城區、土門鎮、悅莊鎮、石橋鄉、張家坡鎮、東里鎮、西里鎮、中莊鎮等地的診所、衛生室、口腔門診進行了走訪和調查。在這些地方看到本應該“見光死”的黑診所,竟堂而皇之地開在主要街道旁。有的診所在猜到我們的身份后,竟然“臨危不亂”,“你們采訪調查也沒用我們是交了錢的,衛生局不會查我們”。
7月11日10點30分左右,記者來到位于石橋鎮商業街上的石橋鄉衛生院口腔科。進了大門,只見一名身穿白大褂的男“大夫”,正在給一名躺在牙椅上的兒童患者看牙。看見記者(一人)進來,男“大夫”讓記者坐著先等一會兒。記者佯稱牙疼,剛處理完患者的男“大夫”即沒洗手也沒有戴手套,就直接用手去扒記者的嘴。在用工具敲打幾下后,這位大夫下的診斷是:必須鉆開消炎。記者以沒時間為由讓這位大夫先開點藥,誰知該大夫說“我這是自己承包的科室,你要開藥要到門診,我這里開不了”隨后記者來到旁邊的門診科室一位男大夫默許了該院口腔科是個人承包的事實。
做落在鄉鎮商業街上的非法門診竟然打著新型合作醫院的照片
2點50分許,記者驅車來到了位于悅莊鎮商業街衛生院。一位身穿白大褂的中年男子正躺在五官科的長椅上睡覺,記者以看病為由想把他喊醒,這時一位穿紅大褂的女孩過來說“有什么病我給你看就行,不用喊主任了”隨后簡單的問了一下癥狀,就下手開藥了,記者隨后問道“看你是護士有資質開藥看病嗎”?“資質是什么,我一直在這里坐診,我們這里沒資質的多了,你要不看就出去吧”那名女紅大褂護士說。
12日上午10點左右,記者來到東里鎮鄉鎮,在鎮駐地記者吃驚的發現這里沒有一家診所,詢問當地村民才知道,這里的診所都被鎮衛生院轟走了,理由卻是出奇的可笑“診所存在衛生院就沒生意”在衛生院二樓五官科記者看到科室里面只有口腔科才有的醫療設備,隨后一位叫姓高的醫生給記者看了看牙齒斷定是牙髓炎,必須治療。記者在衛生部官網查詢該醫生職業資質為耳鼻喉專業,根本不能執業口腔。而在科室里同時為其他患者治療的醫生記者根本就查不到任何信息。

給患者治病的女醫生竟然是超范圍行醫
下午,記者來到西里鎮衛生院,在醫院大門左側兩間平房的上面,豎著幾個大字“衛生院牙科”,而在門的一側則換成為口腔科。一位叫張光運的醫生正在給一位孕婦患者醫療牙齒,見記者進屋熱情的叫坐下,隨后問記者牙怎么了。記者說牙疼,張醫生就拿起醫療器械給記者檢查,檢查了一會說是“牙周炎”,記者問那怎么治療好哪?張醫生說最好拔掉!記者嚇了一跳,自己好好的牙到這里一檢查就成了病牙,還得拔掉,記者以怕疼為由說:以后再拔吧,你先給開點藥,只見該大夫也沒開單,直接在他的貨架上拿下幾種消炎藥,并說醫藥費直接給他就行,記者問在這里交的的錢能報銷嗎?張醫生熱情的說:能!如果你帶著合作醫療本,我現在就可以直接給你報銷,或者直接把報銷的錢在藥費中扣下就行,根本不用走所謂的合作醫療報銷手續。張醫生怕記者不相信他說的話,就拉開抽屜有我們看,的確在他的抽屜里放著厚厚的一摞合作醫療本!記者在交付了25元的藥費后,他給的藥是:一盒甲芬那酸膠囊、一盒羅紅霉素膠囊、一盒丁硼乳膏。記者問你能把羅紅霉素膠囊換成三黃片嗎,他說可以,但在他的房間里沒有找到,他說你們一等我去后邊給拿,過了一會就拿給我們4包“三黃片”,記者問能不能給開張發票,他說沒有!他指著桌子上的一個登記本說“你看一天來我這里看牙的十幾個,哪有要發票的!要不我給你們寫個條子吧,到時拿著條子來找我,我給你報了!記者隨后在衛生院收款處讓工作人員把拿藥品錢的條子給換成發票,收款處工作人員蠻橫的解釋“錢你給他了,和我說這些做什么,給的他叫他開發票,我和你談不著”。經查這位“張光運”醫生也沒有執業證,在這張醫生給的名片上卻寫到:西里鎮衛生院牙科主任,地址是:西里衛生院、金星衛生院、蝙蝠峪集、麻家嶺集。我們就納悶了,一個趕四大集鑲牙的,怎么就成了衛生院的牙科主任!而且還能光明正大用合作醫療來報銷鑲牙的費用,確實讓人無法理解!

西里衛生院的口腔科主任竟然自己賣藥自己收錢、而且還去農村大集出野攤
在張家坡鎮商業街一家掛著“牙科門診 + 全科門診診所 ”牌匾的沒名診所,透過玻璃窗就能清楚地看到一位穿白大褂的男醫生正在給患者治牙。進了門,門邊的椅子上坐著兩個人,好像在等著看牙。記者問道:“這么多人,還得等嗎?”那名正在給人看牙的男士向里屋喊了幾聲,走出一位穿著白大褂的女“大夫”。女“大夫”讓記者仰面躺到牙椅上,然后從桌子上拿起一個托盤,用一個還在不時滴答像水似液體的工具伸進了記者的嘴里。接著,記者又來到了另一家牙科門診。一位中年婦女見記者進來,一邊把嘴里的口香糖吐到地上,一邊穿上白大褂。聽記者說牙疼,連看都沒有看就說:“那鉆開吧”。在醫院各鄉鎮醫院的皮膚科、口腔科等科室和那些在商業街上的黑口腔診所大致相同,主治醫師也拿不出執業醫師證。

張家坡鎮無證門診
在沂源縣城區,沂源大酒店對面有一家“張錫亮牙科門診”門口寫著“專治疑難病、專鑲疑難牙”的對聯。這樣牛氣宣傳的門診竟沒有醫療許可證,更查不到他的執業信息。在縣城一家叫博愛門診部的大型醫療機構,主治醫生陳大夫猜到記者意圖后竟然嚇跑了。另一家“協和門診部”的大廳擺放的宣傳雜志上所宣傳的5位科室主任、主治大夫竟然有4位屬于非法執業。醫生的相關信息衛生部查詢系統為零。
經過幾天的暗訪,記者一行共到過60多家口腔診所,所看到的大致相同,也看到不少張沂源縣衛生主管部門給這些診所開的罰單,記者心生疑慮,為什么罰款你能收,設備怎么沒收不了呢?據悉,沂源縣共有各種各樣的診所150家左右。按照《醫療機構管理條例》規定,各診所必須辦理《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并懸掛于店堂的明顯處。以上記者調查的共60多家黑診所,沒有辦理《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或超范圍行醫,也不能出示執業醫師證。那么,這些被衛生部門經常罰款的黑診所,為何會一直存在,而且是在繁華街路兩旁,“光明正大”地照開不誤?
沂源衛生局;非法行醫確實存在但是法不責眾
延伸
《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第三十九條寫到,未經批準擅自開辦醫療機構行醫或者非醫師行醫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予以取締,沒收其違法所得及其藥品、器械,并處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醫師吊銷其執業證書;給患者造成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二十四條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不得開展診療活動。第四十四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四條規定,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擅自執業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責令其停止執業活動,沒收非法所得和藥品、器械,并可以根據情節處以1萬元以下的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