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醫改方案修訂最終稿的公布已經進入讀秒階段。醫改五大重點實施方案也即將對外公布,備受關注的公立醫院改革(也是五大醫改重點之一)也給出了基本思路。
據消息人士透露,在公立醫院改革相關管理體制、運行機制等深層次領域改革方面,如政事分開、管辦分開等,實施方案并沒有給出細節操作路徑,只有原則性“意見”,留給地方試點與探索。但在公立醫院改革的另一些領域,實施方案給出了明確的改革方向。如公立醫院補償機制,逐步將公立醫院補償由服務收費、藥品加成收入和財政補助三個渠道改為服務收費和財政補助兩個渠道。
最令人注意的是,實施方案明晰了財政對公立醫院投向,即政府負責公立醫院基本建設和大型設備購置、重點學科發展、離退休人員經費和政策性虧損補償等。
財政補助公立醫院的范圍已劃定
政府財政拿出多少錢投給公立醫院,怎么投,一直是新醫改制定者們最難“回答”的環節。從實施方案來看,財政補助公立醫院的范圍已經清晰厘定。即政府負責公立醫院基本建設和大型設備購置、重點學科發展、離退休人員經費和政策性虧損補償等,對公立醫院承擔的公共衛生任務給予專項補助,保障政府制定的緊急救治、援外、支農、支邊等公共服務經費,對中醫藥、傳染病醫院、職業病防治院、精神病醫院給予傾斜。“財政保障離退休人員經費,對醫院而言是個好消息。”一位參與方案制定的專家分析,由于有各種專項投入項目,近些年公立醫院在基建、設備購置方面,能逐年獲得財政投入,但醫院人員經費卻一直未能得到財政充足的補助,成為醫院平衡收支的負擔。“大多數公立醫院的離退休人員的工資,政府財政只能補助50%。”北京市某三甲醫院院長對記者表示,公立醫院都“養”著為數不少的離退休人員,這些人員的50%工資都得靠醫院現在的醫療服務收入補償。
據記者查閱《2007年衛生統計年鑒》發現,在“2007年政府辦醫療機構收入與支出”的統計信息中顯示,政府辦的醫療機構中,離退休經費在2007年達到126.3億元。如果財政補足這一部分經費,意味著各級政府在這項的投入要多增加60多億元。
公立醫院承擔公共衛生任務將獲專項補助
公立醫院承擔的公共衛生服務,也將得到財政相應補助。“政府賦予醫療機構大量的公共衛生任務同時,沒有建立相關的補償機制,對醫院機構自身發展、繼續承擔任務的能力和積極性都產生了一定影響。”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醫科大學附屬一院副院長尚紅對記者分析,公立醫院在各種公共衛生事件,如四川地震、奶粉事件、手足口病防治、禽流感患者救治,包括艾滋病等常規公共衛生項目等方面,都作出了貢獻,但沒有得到足夠的經濟補償。再如,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各級財政只提供抗病毒藥品和部分監測試劑,在診療過程中發生的費用則由醫療機構自行解決。“按照分級負擔的原則,合理劃分各級政府責任,對醫療機構的公共衛生服務進行補償,并將其固定為一項制度。”尚紅的建議,已經體現在新醫改實施方案中——— 對公立醫院承擔的公共衛生任務給予專項補助。 據《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