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緊隨《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實施方案》之后,公立醫院改革試點方案也即將啟動。
“公立醫院的改革一定要穩妥。”衛生部副部長馬曉偉在4月8日對CBN記者表示。
4月10日,在衛生部新聞發布會上,衛生部新聞辦公室主任鄧海華表示:“近期,衛生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制訂推進公立醫院改革的試點方案,各地要按照方案要求,選擇試點地區和單位,在政府領導和相關部門配合下,盡快啟動試點工作。”
公立醫院的復雜性以及所牽動的各種利益糾葛,決定了它邁出改革第一步的艱難。
鄧海華表示,公立醫院改革試點,主要是抓幾個環節:調整公立醫院布局和規模,落實區域衛生規劃和醫療機構設置規劃;改革管理體制,探索在大部門體制下,建立權威、統一、高效的公立醫院管理體制,探索建立以醫院管理委員會為核心的公立醫院法人治理結構;改革公立醫院補償機制,全面落實政府投入政策,逐步改革以藥補醫機制,扭轉趨利行為;改革運行機制,全面推行人員聘用、崗位管理、績效工資制度,有效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同時,改善內部管理,加強監管,優化結構,推進縣級醫院標準化建設。
其中,最難以摸清的就是補償機制,“如果取消藥品加成,醫院職工的工資都發不了,醫務人員的工資就靠這個藥品加成了。”一家三甲醫院的院長對CBN記者表示,雖然言之過重,但確表明了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推進的過程似乎不會那么順利。
“公立醫院的政策性虧損,我沒有統計數據,在公立醫院的總費用中,大概只有7%~8%是來自于政府的財政補助。”鄧海華對媒體表示。
對于大處方、大檢查的問題,鄧海華表示,要通過整個公立醫院改革的整體框架設計來解決,逐步取消藥品加成之后,公立醫院補償由服務收費、藥品加成收入和財政補助三個渠道改為服務收費和財政補助兩個渠道,對于原來由藥品加成收入彌補的醫療虧損,將通過建立完善公立醫院補償機制,保證公立醫院的正常運行。
據消息人士透露,目前公立醫院改革試點方案已經成型。
4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組長李克強在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地方負責人座談會上表示,加大資金投入,保障資金安全,是深化改革的關鍵。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統籌安排,積極調整財政支出結構,保障五項重點改革所需資金。要創新資金投入方式,嚴格資金監督管理,確保資金用于人民群眾基本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