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技術、高服務、特需化將成為民營醫院的發展方向。 |
新醫改的出臺,對于民營醫院來說無疑是一個利好的消息。從模棱兩可的態度到明確指出鼓勵民營資本的進入,民營醫院終于可以和公立醫院平起平坐。業內人士指出,新醫改明確了民營醫院的地位,讓民營醫院有了一個更好的公平競爭的平臺,同時新醫改也明確了民營醫院將來的發展方向,對在今后民營醫院的發展定位上也起了關鍵性的指導作用。
■新快報記者 張櫟櫟
在醫療行業工作了三十余年的中山某醫院張莉院長,曾在多家大型公立醫院任職,對新醫改有著獨到深刻的認識。“新醫改方案將民營醫院的地位明顯提高,民營醫院在今后的人才引進,技術創新,服務定位上都會有全新的面貌,民營醫院全面發展的時代即將到來。”張院長說。
民營品牌醫院將向高端化發展
除了可以和公立醫院一樣提供醫保服務以外,今后,民營品牌醫院的一個發展方向就是“高端化、特需化”。張院長解讀說,“新醫改方案明確規定,公立醫院提供特需服務的比例不超過全部醫療服務的10%。而在民營醫院,卻沒有這些限制,根據國家審核的條件,營利性醫院可以提供100%的特需服務。這就明確區分了今后公立醫院與民醫院在定位上的不同。民營醫院可以在特需服務上下功夫,為更多的患者提供貼心的服務。”
“公立醫院在今后會朝著公益性,滿足人民基本的醫療需求方向發展,對于一些有經濟能力,需要醫院提供特殊化服務的患者來說,公立醫院將會越來越滿足不了患者的多樣化需求。而在民營醫院,這種需求卻不會受到限制,醫院更會在這方面加大力度,滿足患者多樣化需求。”因此,高端性、特需化服務將是民營醫院一個必然的發展方向,而這種方向也決定了民營醫院要走專業化專科醫院的道路。
醫生多點執業可評職稱
“以后我們聘請的專家可以名正言順地說就是我們醫院的醫生了,再也不用遮遮掩掩了。”眾所周知,由于體制的原因,相比于公立醫院,民營醫院在人才技術職稱的評定上一直處于弱勢,而這個現實的問題導致民營醫院在人才引進方面也一直比較尷尬。民營醫院請醫生,不是要請退了休的老專家,就是要請年輕資歷很淺的年輕醫生,造成民營醫院的技術力量,老的老,小的小,中堅中年骨干極度缺乏的局面。
“新醫改出臺以后,我們可以名正言順地邀請全國最有名的醫生,作為我們的在職醫生,為患者提供專業化的服務,”張院長說道。“另外,新醫改提出,民營醫院在醫保定點、科研立項、職稱評定和繼續教育等方面,與公立醫院享受同等待遇;這也表明了民營醫院在醫生的職稱評定的尷尬問題可以得到根本的解決。兩項措施都保障了民營醫院在今后的技術人才方面可以充分的得到保障,這也為高端化、特需化的發展成為可能。
民營醫院更注重“以技養醫”
對于此次新醫改提出的“以技養醫”的問題,張院長解讀到,對于民營醫院來說,從來都是要強調以技養醫,“我們的藥品的利潤是比較偏低的,價格也是遠遠低于政府規定的限價的。在此之前,以技養醫的收入就占了大約70%的份額。”而新醫改提出“落實非營利性醫院稅收優惠政策,完善營利性醫院稅收政策。”也將會大大減輕民營醫院在財政方面的壓力,有更大的空間去用技術服務的水平體現醫生的價值。
對于此次新醫改,張莉院長認為,整體來說對于民營醫院是一個非常利好的政策,民營醫院的機制更加的靈活,通過一段時間的調整,整個醫療行業格局將形成民營醫院與公立醫院同臺競爭、資源共享的局面。同時,對于民營醫院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民營醫院也要抓緊機遇,找好定位,更好的與政策對接,為市民服務,才能更加長久的發展。
連鎖藥店積極應變
新醫改的出臺,全民醫保,取消藥品加成,對于醫藥行業無疑也是一個很大的沖擊。同時全面普及社區醫療服務也會對現在的藥品流通產生一定的影響,特別是對于便利藥店。在之前,對于一些常見病,很多患者都會選擇自行到店購買藥品解決,一個普通的感冒到醫院治療后動輒就會數百元,而在藥店通常只要二三十塊錢。而基本藥物制度以及社區醫療服務普及以后,這種局面可能就會發生改變。對于這種新動向,醫藥行業也嗅到了氣味。“我們會不斷地增加服務,不僅僅提供藥品買賣信息,更要提供專業的指導意見,爭取做市民身邊的健康專家。”三才醫藥連鎖的王勇經理說到。
“新醫改無疑會對醫藥流通行業產生一定的沖擊,對于連鎖藥店來說也是如此,特別是社區醫療服務將會分流很大一批顧客,”王經理解釋道,“但是也不會意味著連鎖藥店就沒有生存的空間,只要采取積極的對策,仍然可以很好的發展。連鎖藥店要走專業化的道路,除了藥品的出售以外,藥店通常都會聘請專業的駐店醫師,為顧客提供專業的意見,提供貼心的服務,這樣才能慢慢形成他們的消費習慣,培養出品牌忠誠度高的顧客,就能積極應對新醫改帶來的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