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昨日發布第21期《藥品不良反應信息通報》,提醒醫護人員和藥品生產經營企業警惕清開靈注射劑的嚴重不良反應。
目前,國內共有8家企業擁有清開靈注射劑的生產文號。作為中藥復方制劑,清開靈注射劑在臨床中廣泛用于急性肝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疾病的治療。在非典、禽流感疫情暴發時,這種藥物在緊急救治過程中功不可沒。
不過,近年來由于魚腥草、刺五加、茵梔黃、雙黃連等中藥注射劑的不良反應事件時有發生,而此次關于清開靈注射劑的通報,再次加重了公眾對中藥注射劑的不信任感。而業界對于中藥注射劑的合理性和未來發展的探討也一直在升溫。
清開靈注射劑不良事件:
聯合用藥病例占八成
根據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通報,近年來陸續收到清開靈注射劑的嚴重不良反應/事件的報告,其中以全身性損害、呼吸系統損害為主,另外還出現皮膚及其附件、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等的損害。
通報中的一些數據也值得關注:對清開靈注射劑死亡病例報告的分析顯示,81%的患者存在合并用藥(聯合用藥)情況,8%存在多種藥物混合靜脈滴注的情況。而除藥品因素外,不排除原患疾病進展、合并用藥、過敏體質、救治不及時或不當等因素。此外,死亡病例中,27%的患者為14歲以下兒童。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國內最大的清開靈注射劑生產企業——石家莊神威藥業集團的董事長李振江曾對CBN記者表示,不合理用藥、臨床使用不規范,是造成中藥注射劑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不能歸咎于中藥注射劑本身的安全性。
他說,臨床上,西醫和基層醫生缺乏中藥注射劑的使用配伍知識,往往擴大中藥注射劑的使用范圍和適應癥,導致不合理聯合用藥、超量用藥,從而引發不良事件。
藥企申辯“雙黃連事件”
而此前發生的雙黃連注射液不良事件中,也存在類似的問題。
今年2月,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3名患者使用了烏蘇里江制藥有限公司佳木斯分公司生產的雙黃連注射液后,發生不良反應事件,其中一人死亡。
國家藥監局在3月20日公布的雙黃連注射液調查結果中稱:“專家認為,雖然目前對藥品質量和生產場所的檢查沒有異常發現,不過,結合臨床使用情況初步判斷,黑龍江烏蘇里江制藥有限公司佳木斯分公司生產的多批號雙黃連注射液與此次青海省所發生的不良事件呈高度相關性。”
據了解,受到調查后,烏蘇里江制藥佳木斯分公司至今仍處于停產狀態。
“我們上個月已經向國家藥監局上交了一份由第三方機構開展的、關于聯合用藥方面的研究報告。報告顯示,導致青海出現患者死亡和用藥不良反應的關鍵,在于醫生的聯合用藥和不合理用藥。”烏蘇里江制藥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樹貴對CBN記者表示。
他提供的青海省上述3例患者不良事件的用藥處方,以及由哈爾濱醫科大學臨床藥學藥物研究所開展的“雙黃連注射劑與頭孢曲松鈉等藥物體外配伍實驗研究”報告顯示,3起事件都存在聯合用藥的現象,并使用了藥品說明書上嚴禁相互配伍的藥品。
王樹貴說:“雙黃連注射劑說明書上已經明確寫明,不能與卡納類藥物和維生素C聯合使用,但在這3例不良反應事件中,死亡患者在注射雙黃連注射液的前后,分別存在聯合使用丁胺卡納、病毒唑的情況,嚴重違反了說明書中的配伍禁忌;另外兩例也存在聯合用藥和不合理用藥的情況,其中一例還與維生素C聯合使用,這也是說明書中明確禁止的。”
短板:成分復雜
“雙黃連注射液事件已導致整個中藥注射劑產業出現危機,不僅患者對中藥注射劑產生了信任危機,醫療機構也盡量不使用中藥注射劑用于治療。”常熟雷允上制藥有限公司一位管理人員對CBN說。
而另一家制藥企業的負責人表示,鑒于目前中藥注射劑不斷出事,公司已經停止了在中藥注射劑方面所有的研發投入,甚至對一個已經完成三期臨床試驗、準備送審的中藥注射劑產品,也暫停了所有研發工作。
湖南正清制藥董事長吳飛馳說:“我們現在非常困惑。由于患者個體不同,所有藥品都可能導致不良反應。據我們了解,某種西藥注射劑某段時期有150人死亡,沒有引起任何影響和關注。為什么中藥注射劑在不良反應僅有少量病例的情況下,會引起社會這么大的關注?從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看,中藥注射劑要遠遠低于西藥注射劑。”
國家藥監局藥品評價中心副主任杜曉曦在前不久舉行的“中藥注射劑論壇”上發言時也表示,中藥注射劑的不良反應率確實低于西藥注射劑,但從藥品成分看,中藥注射劑卻要遠遠復雜于西藥注射劑。這也是目前政府部門、醫療機構等方面謹慎對待中藥注射劑的原因之一。
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一部部長胡軍也對CBN記者表示,目前絕大多數中藥注射劑中,除有效成分外,仍有60%~80%的成分是沒有經過研究的,這也是其安全性方面的最大擔憂。
華西醫院院長石應康表示:“由于中藥注射劑的成分復雜,因此產品中除少數有效成分外,大部分成分目前是沒有界定的。我們醫院使用的700多種藥品中,中藥注射劑的品種和用量都非常小。”
哈爾濱一家大型醫療機構的藥劑科負責人介紹,目前大型醫療機構對于中藥注射劑的使用量的確非常少。中藥注射劑主要的市場是農村和偏遠地區。而這些地區也是醫療人才缺乏、濫用藥現象較嚴重的地區。
據了解,國家藥監局對于中藥注射劑的審評門檻將進一步提高。對于中藥注射劑審評的嚴格程度,將高于西藥注射劑。
“中藥注射劑今后的申報中,企業必須明確劑型變化的必要性。也就是與同類口服產品相比,要具有更明顯的治療效果。換句話說,能口服的就不搞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的就不采用靜脈注射。未來中藥注射劑的研發成本將越來越高,風險也會越來越大。”胡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