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于2009年4~5月開展“2009年廣州醫療行業服務狀況公眾評價調查”。本次調查采取隨機抽樣,電話成功訪問了1001位受訪者,另外現場偶遇416位各類患者。調查顯示,廣州市民對醫療服務總體評價較高,認為“醫療環境”、“醫療器械”等硬件不錯,醫院布點合理。但是,掛號難、等看病時間長、投訴處理不善、醫療收費監管不足等問題仍然存在。
等看病時間過長是焦點
對目前在廣州看病就醫,受訪者表示“一般”的居多,但總體認可度較高(滿意、比較滿意及一般的總和),81.0%的受訪患者認為近兩年來醫療服務“有改進”。調查發現,受訪者對“醫院環境”和“醫療設備”的評價也很高,不滿意度低于一成。但“輪候看病時間”、“投訴處理”、“等候掛號時間”、“計價、收費、取藥方便程度”等方面,受訪市民的不滿意度均在三成以上。
對收費監管不滿情緒突出
調查發現,受訪者對醫療衛生主管部門在“醫療收費”、“醫療服務質量”、“醫風醫德”等方面的監管工作評價“一般”居多,比例在四至五成之間。其中,受訪者對“醫療收費”監管工作不滿突出,受訪市民的不滿意度達40%。而政府近期大力發展的社區衛生服務大受好評。調查顯示,超過六成受訪者表示自家附近“有”社區醫院,其中過半人近一年曾到社區醫院就診。
87%市民仍抱怨“看病貴”
調查顯示,受訪市民認為看病費用“過高”和“偏高”的比例合計高達87.3%,與2007年的數據基本持平。對于目前醫療費用,受訪者的承受力比2007年時有所提高,上升了約9個百分點。但是,仍有20.2%受訪患者明確表示“不可承受”。受訪市民中,零散就業者、無業失業者等表示“不可承受”的比例更高,分別為55.6%、58.1%。
超過八成受訪市民認為“手術費”、“住院費”、“藥費”等項目收費“過高”或“偏高”,另外,認為“特診、專家掛號費”收費“過高”或“偏高”的比例也過半。另外還有“醫生開貴藥”、“醫生多開檢查項目”、“要求病人使用進口藥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