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量農村勞動力轉移到城鎮,農民工健康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從今年起,衛生部將在29個省(區、市)的65個縣(市、區)開展農民工健康關愛工程項目試點,切實保障廣大農民工的身體健康。 衛生部要求,集中用人單位應為簽訂勞動合同的農民工建立健康檔案,并及時更新,逐步實現計算機管理。健康檔案主要信息包括農民工個人基本信息、主要健康問題及衛生服務記錄等。農民工健康檔案建立率應達到80%以上。 建立職業健康監護檔案 職業健康檢查率達85%以上
衛生部提出,開展農民工職業病防治宣傳教育,提高農民工自我保護意識,加強用人單位職業病防治法律責任意識;加大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農民工職業健康監護的監督檢查力度,督促用人單位組織農民工職業健康檢查,建立健全農民工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加強農民工職業病診斷與鑒定管理工作,為農民工進行職業病診斷與鑒定提供方便。
根據要求,項目地區要基本摸清當地職業病危害分布情況、用人單位職業健康監護情況和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農民工情況,農民工職業病防治知識知曉率達到80%以上,農民工職業健康檢查率達到85%以上,并為所有體檢農民工建立職業健康監護檔案。
開展農民工健康教育
80%以上農民工接受心理培訓
衛生部提出,開展傳染病防治等知識的健康教育和衛生知識培訓,提高農民工對艾滋病、結核病、計劃免疫等傳染病防治知識的知曉率。為農民工開展慢性病“三個一”工作,即免費測量一次血壓,發放一本《生活方式與慢性病科普知識手冊》,開展一次慢性病預防與營養知識講座,提高農民工健康水平。在發現高血壓患者后,應納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進行管理。同時,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指導,重點指導農民工對城市環境的適應力,緩解心理壓力。
衛生部要求,項目地區農民工艾滋病、結核病、計劃免疫等傳染病防治知識知曉率應達到85%以上;農民工接受血壓測量率達到90%以上,慢性病及營養相關知識知曉率達60%以上;80%以上農民工接受1次以上提高心理適應力培訓,50%以上有心理壓力的農民工接受1次以上心理健康指導。
為農民工子女接種疫苗
入托入學接種證查驗率100%
衛生部提出,開展農民工結核病防治及其子女免疫規劃工作。一是為農民工初診肺結核可疑癥狀者或疑似肺結核患者免費進行胸片和痰涂片檢查,為農民工肺結核患者提供免費抗結核藥物治療,并提供督導管理。二是加強農民工子女國家免疫規劃疫苗接種,開展針對性強化免疫工作。
到2015年,農民工子女適齡兒童以鄉為單位原免疫規劃疫苗單苗接種率達到并保持在90%以上,新納入免疫規劃的疫苗接種率達到85%;入托入學接種證查驗率達到100%,補種率達90%以上;預防接種實現信息化管理,90%以上鄉級預防接種單位實現預防接種信息化管理。
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嬰阻斷
采取預防母嬰傳播干預措施率超90%
衛生部提出,開展農民工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嬰阻斷項目。落實孕產婦艾滋病病毒抗體篩查、梅毒篩查和乙肝檢測,為艾滋病病毒感染孕產婦及所生兒童提供抗病毒藥物及相關檢測、隨訪等服務。對梅毒篩查陽性的孕產婦,提供規范的妊娠梅毒治療,防治先天梅毒。對住院分娩的乙肝表面抗原陽性母親所生新生兒在出生24小時內接種乙肝疫苗,同時免費注射1針乙肝免疫球蛋白。
根據要求,項目地區孕產婦艾滋病檢測率、梅毒篩查率及乙肝檢測率分別達到80%以上;艾滋病病毒感染孕產婦及所生兒童、梅毒感染孕產婦及所生兒童、乙肝表面抗原陽性孕產婦所生新生兒采取預防母嬰傳播干預措施率達到90%以上。采訪人:本報記者 白劍峰 解讀人:衛生部有關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