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秦皇島市藥監部門一項調查發現,全市近九成非藥品存在冒充藥品現象。據悉,從9月中旬起至年底,秦皇島市食藥監局將以藥品經營企業、基層和民營醫療機構為重點,全面查處6大類非藥品冒充藥品的違法行為。
據秦皇島市食藥監局局長鞠世聞介紹,近年來,一些企業和個人為了牟取高額利潤,鉆法律和政策的空子,大打“擦邊球”。在銷售一些食品、保健食品、保健用品、消毒產品、化妝品等非藥品時,故意在包裝、標簽和說明書上標示功能主治或適應癥,宣傳產品的治療作用,從而冒充藥品、欺騙患者,不但擾亂了藥品市場秩序,而且給市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帶來隱患。根據市食藥監局以往的調研結果顯示,從市場上收集的353種樣品中,有88.9%的非藥品存在以各種手段冒充藥品的現象。
據介紹,一旦發現產品在包裝、標簽、說明書中宣稱具有功能主治、適應癥或者明示預防疾病、治療功能或藥用療效等行為,以及產品名稱與藥品名稱相同或相似的,將一律暫停銷售、使用,并及時進行處理。發現涉及違法宣傳的,由各相關部門依法查處,發現有涉嫌犯罪情形的,一律移交公安部門。(李俊義、張宇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