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29日電 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消息,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安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三部門聯合下發通知,將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為期3個月的集中治理利用互聯網發布虛假信息、非法銷售藥品專項行動。
通知要求全面清理現有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和交易服務的合法網站。10月底前,各網站要完成自查自糾。在此基礎上,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將進行全面檢查,對違法發布藥品信息和藥品交易行為依法查處,對情節嚴重的撤銷其《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或《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并移送通信管理部門依法關閉。
通知強調要加強網上動態監測,對違法發布藥品信息和銷售藥品的網站進行公開曝光。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將把發布治療糖尿病、高血壓、腎病、風濕、痛風、性功能障礙等疑難雜癥信息,銷售未經審批藥品的作為監測的重點,特別要加強對搜索引擎的監測,及時發布互聯網購藥警示公告,對違法發布虛假藥品信息銷售藥品網站進行曝光。
通知指出要依法嚴厲查處網上非法發布虛假藥品信息和銷售藥品的行為。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將對未經審批發布藥品信息和銷售藥品的境內網站依法查處,對拒不整改或情節嚴重的通報通信管理部門依法予以關閉,對違法發布虛假藥品信息銷售藥品涉及的生產經營企業列入“黑名單”,對違法發布虛假信息情節嚴重的涉案產品采取暫停銷售行政強制措施。
通知強調要嚴厲打擊利用互聯網銷售假藥違法犯罪行為。加大力度打擊利用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假藥信息、銷售假藥的網站。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選擇重點案件進行全程跟蹤督導,聯合查辦一批典型案件。公安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將適時掛牌督辦一批重大典型案件,堅決打擊專業性、職業化的利用互聯網銷售假藥的違法犯罪活動,鏟除犯罪窩點及其營銷網絡。
此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衛生部、國家工商總局等13個部門從2009年9月開始聯合開展了為期一年的打擊利用互聯網等媒體發布虛假廣告及通過寄遞等渠道銷售假藥的專項整治行動,取得了顯著成效。去年以來,有關部門共查處681家違法發布虛假藥品信息的網站。此次3部門聯合行動是該專項整治的進一步深入。
又訊 9月28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2010年第3期《互聯網購藥安全警示公告》,集中曝光了22家發布虛假藥品信息銷售假劣藥品網站名單。目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已依法將違法網站移送有關執法部門進行查處。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監督檢查中發現,部分網站偽造或假冒開辦單位,發布虛假藥品信息、銷售假劣藥品,部分搜索引擎為這些違法網站提供鏈接服務,嚴重危害公眾用藥安全。經核實,違法網站(見附件)通過使用絕對化、承諾性的語言,對“產品”療效進行虛假宣傳,有些網站還含有“性暗示”等低俗內容。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提醒消費者:企業通過互聯網向個人銷售藥品,必須經過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審批,取得《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機構資格證書》,網站首頁顯著位置必須標明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機構資格證書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