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花掉不少冤枉錢
動不動吃藥、打針、亂輸液催生“感冒經濟”
外國人睡覺、喝湯、敷冰袋一周就能痊愈
感冒可以說是一種再“常見”不過的“常見病”了。從小到大,每個人患感冒的次數可能數也數不清。但就是這樣一種病,卻“苦”了中國人的腰包。
日前,《生命時報》聯合“12580生活播報”和“平安醫網”的調查顯示,21613名被調查者中,九成人每年會患1—5次感冒,53%的人每次感冒要花費100元—200元,近七成人表示“治感冒很貴,希望便宜點”。記者粗略統計了一下,若以每人每年患感冒兩次計,每次治療花費100元,“感冒經濟”每年產生的消費竟高達近3000億元。
多數人看病花了冤枉錢
感冒這種最普通的病,百姓似乎“越來越看不起了”!渡鼤r報》記者隨機調查了10位北京市民。結果顯示,如果自己買藥,大家通常會購買一種西藥成分感冒藥,一種中成藥感冒藥,外加止咳糖漿、喉片等緩解癥狀的輔助藥物,花費在50元—150元不等;如果去醫院治療會更貴,除了驗血外,有些咳嗽的患者會被要求拍胸片和輸液。王先生上個月剛得過感冒,醫生給他開了3天的輸液單!鞍蠢碚f不是多大的病,可誰都不敢不聽醫生的。最后一算,檢查、口服藥、輸液加起來,花了將近1100塊錢,以后沒事可不敢隨便‘病’了。”
某福建媒體曾對此做過暗訪,記者到四家醫院就診,自述有“咳嗽、喉嚨痛”等癥狀,最后均被診斷為感冒。有醫院給開了口服藥,有的醫生要求輸液,有些既驗血又輸液,花費在30—230元不等。
這些現象也催生了中國的“感冒經濟”。據統計,2008年,我國感冒藥的零售市場銷售額達92億元。有關人士分析,75%的人一年之內至少會患一次感冒,如果我國每年有10億人次患感冒,人均購買15—20元的藥品,感冒藥的市場容量至少有150億—200億元。因此,我國有1000多家藥廠在生產大同小異的感冒藥,而外資藥企更是強勢進攻,占據了中國感冒藥市場60%以上的份額。以上還僅是來源于藥品零售市場的統計。
一位外國醫生曾說,治療感冒,中國可能是全世界花冤枉錢最多的國家。此言雖然尖刻,卻一針見血。中國人對于感冒的重視程度,讓許多居住在中國的外國人很是不解。盧克是加拿大人,在中國某媒體工作已經9年!耙郧霸诩业昧烁忻,從來沒想過要上醫院,如果實在難受,比如說咳嗽睡不著覺,就會給家庭醫生打個電話,他會讓我喝點止咳藥!北R克說,來到中國后,他一感冒,同事們就會勸他趕快去醫院治病!拔彝Σ焕斫獾,以前從來沒有治過感冒,就是休息休息,一周就好了!
而在英國,說到“感冒不是病”這句話,當地人十有八九都會點頭。《生命時報》記者在英國居住多年觀察發現,很少有人會為了感冒跑去醫院,即使到了醫院,醫生們的建議往往也是:“這不是什么嚴重的問題,不用吃藥、打針,靠你自己的免疫力就能好起來”;蛟S你會強調自己還在發燒,醫生會說,要么在醫院里,要么回家,找個冰袋敷在頭上,脫掉衣服安心睡一大覺就能痊愈。只有被診斷為重感冒,病人才會被獲準服藥。但無論是在藥店還是醫院,盡管只是些治愈傷風感冒的藥物,英國的醫生通常也只給開出三四天的藥量,而這最多只會花費3到5英鎊,相當于30元到50元人民幣。周先生在法國、意大利等國工作多年,他告訴記者:“幾乎沒有人專門去醫院治感冒,因為預約至少要一個月,排上的時候病早好了。一般都會多喝水,有人會嘗試一些古方,比如喝雞湯、喝草藥茶、吃蘋果!
治感冒就像“導彈打蚊子”
有人甚至形容,在中國治感冒,就像“導彈打蚊子”。為何這種最常見的小病,卻被搞得如此大張旗鼓呢?
國人太把感冒當回事。記者調查中發現,絕大多數人認為得了感冒應該“上醫院”、“吃感冒藥”甚至“吃抗生素”。著名藥物不良反應專家、衛生部全國合理用藥監測專家孫忠實說:“這三種觀點都有誤區。吃抗生素是絕對錯誤的。感冒都是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只對細菌感染起效;很多人習慣吃多種感冒藥,西藥、中成藥等,這樣容易劑量疊加,造成用藥過量;普通感冒更沒必要上醫院。感冒最好的藥是休息,去醫院掛號、排隊不僅耗費體力,也會增加交叉感染的機會!
“以藥養醫”苦了患者。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主任委員、解放軍總醫院內科教研室主任劉又寧表示,有些醫生和醫療機構很少向患者普及“感冒可以不治自愈”這種科學理念,反而在利益的驅使下過度醫療,由此也加深了患者的錯誤認識。還有個別醫生為了爭業績、拿回扣,只能拿患者“開刀”。在很多醫院,感冒病人即便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是細菌感染,也被掛上了吊瓶,用上了抗生素,理由都是“預防細菌感染”。
醫患誤解深,醫生怕擔責任。中國醫院協會門(急)診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王吉善教授說,在國外,醫生讓患者多喝水、多休息,患者會為不用吃藥感到慶幸。但在國內正好相反,大家普遍覺得,“既然去了醫院,就得看出點啥!辈蛔鰴z查、不給開藥,不就等于沒看嗎?醫生為了迎合患者的這種心理,哪怕明知沒必要,還是會開各種各樣的藥。
能吃能喝就等于輸液
在英國,人們一旦患了輕度感冒,往往會花上十分鐘給自己煮一杯熱騰騰的姜茶,配上紅糖和檸檬服下,當作治愈的藥物。稍微嚴重些的人,在喝完姜茶之后,會請假一天在家安心休息,讓自己盡快恢復健康。
中國人不但常吃感冒藥,服用時還有幾個誤區:一、中西藥一起吃。劉又寧提醒,現在很多的中成藥感冒藥中,添加了撲爾敏、撲熱息痛等西藥成分,中西藥一起吃,容易過度治療。二、盲目相信輸液。王吉善表示:“動不動就輸液的做法最不可取。能吃能喝就等于輸液!”因為輸液畢竟屬于有創治療,其風險也會比口服藥物高出很多。三、兒童亂用藥。孫忠實提醒,最近,美國食品和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出警告,感冒類非處方藥對于2歲以下的寶寶不但起不了作用,有的甚至還有副作用。應該更多地提倡和推廣建立孩子自身的抵抗力,來對抗疾病。
當記者問及各位專家“自己得了感冒怎么辦”時,他們一致表示,最好的藥就是“多喝水、多休息”,還要注意“保持室內通風和合適的濕度”,“沒必要特意吃感冒藥”。劉又寧說,感冒最早期的癥狀一般在咽
喉,這時候他會選擇服用一些含片。孫忠實建議,感冒初期可以喝3天的板藍根或感冒沖劑,這樣有益于縮短病程。對于感冒藥的使用,孫忠實建議,國內銷售的感冒藥多是復方制劑,里面會有解熱鎮痛、防鼻充血等各種成分,所以服用一種就足夠了。(胡楚青 陳甲妮)
(責任編輯:周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