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裝安全問題多,家長選購應謹慎
2007年1月16日上午,廣西臨桂縣臨桂鎮育才幼兒園4歲女童小瓊(化名)在玩滑梯時,衣服帽子上的繩子鈕扣被滑梯縫隙卡住,帽繩掛住她的頸部,導致窒息死亡。
《中國質量萬里行》在分析了童裝安全問題的事故率后發現,由兒童服裝上的抽繩、功能繩和裝飾繩所引發的兒童安全事故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年齡在2~8歲的兒童,在游樂場玩滑梯時,被帽子或領子上的繩子勒死;另一類是年齡在7~14歲的兒童,在移動的交通工具上,兒童夾克衫和運動衫下擺處的拉繩被車門和自行車等絆住,導致嚴重受傷甚至死亡。
面對當前市場上形形色色的兒童服裝,《中國質量萬里行》發出消費警示,提醒廣大家長在為孩子買衣服時,除了材料質地外,還應充分考慮兒童的生理特點,要體現柔軟、透氣、舒適、安全和健康,應注意以下三點:
1.正規廠家生產的童裝應具有詳細產品標識。如果產品上標有甲醛含量,0~24個月的嬰幼兒類服裝應小于20mg/kg,大于24個月的兒童穿著服裝接觸皮膚類應小于等于75mg/kg,非接觸皮膚類應小于等于300mg/kg。2.在購買前應仔細檢查童裝的外觀質量,如童裝表面主要部位有無明顯織疵;童裝的主要縫接部位有無色差和織物“滑移”、織物“排絲”;童裝上各種輔料、裝飾物的質地,如拉鏈是否滑爽、鈕扣是否牢固、四合扣是否松緊適宜;童裝有粘合襯的表面部位,如領子、駁頭、袋蓋、門襟處有無脫膠、起泡或滲膠等現象。3.兒童的皮膚脆弱,所以童裝一般采用棉織物。鑒別童裝棉織物的方法很簡單,在童裝的縫邊處抽下一縷紗線,用火柴或打火機將其點燃,觀察燃燒火焰的狀態,棉的燃燒較快,火焰高,能自動蔓延,留下少量柔軟的白色或灰色灰燼,不結焦。(《中國質量萬里行》李穎)
“農家樂”旅游別粗心,休閑莫忘六注意
近年來,隨著鄉村民俗旅游產業的迅猛發展,消費者投訴呈逐漸上升的趨勢。
《中國質量萬里行》在調查了北京、陜西、浙江等省市的民俗旅游后了解到,目前“農家樂”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無證經營、超范圍經營、擅自變更經營場所、不明碼標價、不提供發票、安全措施不到位、衛生不達標、污染環境等。
為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中國質量萬里行》在“五一假期”到來之際,特向準備在小假期出游的消費者發出警示:
1.選擇“農家樂”時,要盡量選擇證照齊全、食品加工條件好、衛生設施全、住宿條件及餐飲具消毒條件完備、信譽高的“農家樂”游玩。
2.在“農家樂”就餐時,要先看看營業執照上的經營范圍。用餐前應洗手,盡可能使用公筷。用餐過程中,要注意分辨食品是否變質、是否有異物,不吃感官異常和未燒熟煮透的菜肴,不吃顏色鮮艷的腌制肉類,不吃不認識的野菜或蘑菇,慎重選擇熟鹵菜和涼菜冷食。
3.就餐時如發現有食品問題,應采取以下措施:保護好存在食品問題的飯菜原狀,并立即與飯店負責人交涉;在尚未食用、未造成健康問題的情況下,可參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規定,與飯店自行協商解決;一旦發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應及時到醫院救治,并保留可疑中毒食品,并及時向當地衛生部門投訴。
4.農家院里的“井水”很多是儲存的“地窖水”,不要隨便喝,喝了容易導致腹瀉。
5.衛生部門對農家院住宿的要求是“臥具一客一換”,入住前應先檢查床鋪。
6.消費者在“農家樂”消費后,應索要發票等交易憑證,并保存好證據,一旦發生食品安全問題、住宿條件問題等方面的糾紛,可作為消費者向相關部門投訴舉報和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證據。(《中國質量萬里行》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