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空氣中甲醛含量超過國家標準7倍多,這樣的房屋無論如何已不能住人,業主邱林非常清楚這一點。
但讓他疑惑的是,到底是什么污染了他的房間?他怎樣才能討回自己的合法權益?而他的老伴擔心的則是——
“我就知道這屋里空氣質量肯定超標!”還沒等記者開口,今年65歲的邱林就作出了判斷。“這屋里味那么大,不超標才奇怪呢!”老爺子補充道。
超標是意料之中,但超標數值之大則是他萬萬沒想到的。檢測結果顯示,臥室中甲醛含量達到了0.81mg/m3,超過國家標準7倍之多,中國室內裝飾協會室內環境監測工作委員會的專家告訴記者,這樣的房屋屬于重度污染,已不適合人居住。
知道這一結果后,邱老爺子告訴記者,他現在最關心的是到底是什么污染了他的房間,他該怎么辦?而他的老伴更顯難受:這間房子本來是留給她85歲高齡老父親的,如今,老父親搬來的日子只能一推再推了。
2004年,邱林在北京回龍觀購買了一套經濟適用房,按照他和老伴的設想,房子裝修好后,他們和兒子兒媳和孫女以及岳父一起居住,這樣一家人就四世同堂,共享天倫之樂了。
在航天部工作至退休的邱老爺子平常訂有兩份報紙,特別關注有關裝修中環保問題的報道,“應該說我把環保放在了裝修的第一位!”邱老爺子向記者強調說。他還給記者介紹了他的裝修經驗。
第一步要選擇一個信譽好有一定實力的裝修公司。經過家人的商量,他們最終選擇了一家在京知名度較高的裝修公司。
第二步是簽定裝修合同。“你看,我這裝修合同是北京市工商局統一的格式合同,我和裝修公司在合同中寫的很清楚,要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同時,施工也要符合環保要求。”記者注意到,在該合同的補充部分清楚地寫道:工程質量或室內空氣質量經修改或治理壹個月仍不達標的,乙方(裝修公司)雙倍退回甲方合同的工程全部價款。
第三步是自購主材和不間斷監工。有一定裝修經驗的邱老爺子告訴記者,自購主材的好處一個是省錢,另外一個就是為了買到放心的建材。“比如,大芯板、油漆、地板、瓷磚等材料都要自購。”不間斷監工是為了防止工人偷工減料:比如,刷漆夠不夠三遍,有沒有用襯布,防水做了幾遍等等。
第四步是少買家具。記者在邱老爺子家注意到,他們所用的大部分是以前的舊家具,他說這樣的家具經過幾年的釋放,有害物質的危害已經很小了。
“應該說,我三步半都做得很好,可就是一點沒把握好就出問題了,真是防不勝防呀!”邱老爺子用“防不勝防”這個經典臺詞來形容現在的心情。
原來問題出在了“老人房”。按照計劃,有間臥室是留給他的岳父,“別看父親今年85歲了,可他對住新房心氣還高著呢!”站在邱老爺子旁邊的愛人補充道。按照岳父的要求,邱老爺子為那個房間重新購買了床、沙發、衣柜等。“買每件家具時,我都問售貨員‘符合環保要求不?’對方都說絕對符合。”
待家具搬回家后,邱老爺子就感覺到這個房間與其他房間的區別:有怪味。“這間房不能關窗戶關門,否則能把人熏出來,而其他房間沒這種情況。”為了岳父的身體健康,他暫時沒讓岳父搬來。“裝修都一樣,就這屋多了幾樣新家具,難道是家具出了問題?”邱老爺子不由自主地懷疑起是家具散發的怪味。
接下來,他按照報紙上的方法開始對家具進行治理:活性炭治理、甲醛撲捉劑、光觸媒治理,折騰了近半年后,他發現屋內的氣味絲毫沒有減弱的跡象。
“你說我該怎么辦,現在權威的檢測結果也出來了,這屋不能住人。”他向記者問道。還沒等記者回答,老爺子又接著說,我都看過報紙了,像我這種情況北京多了,家具廠肯定會說,你室內空氣質量超標也不一定是我家具的問題。而現在國家標準中并沒有對家具整體甲醛釋放量的要求,只對家具的材料——板材有甲醛釋放量的要求。“打官司都不好打,再說這屋的家具是從兩個家具城買的,我哪有那精力兩頭跑呀?可如果不跑,這么多家具難道就讓我扔了不成?”邱老爺子說自己實在搞不明白,消費者怎么就那么難。
與他相比,他的愛人崔女士更鬧心:家具的問題解決不了,父親就暫時搬不過來。她告訴記者,父親現在一個人住在豐臺區,自己坐公交車去看父親,單程就要2個多小時。“我也是60多歲的人了,哪能天天跑呀,可如果一天不去,就放心不下,住個放心房咋那么難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