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說明:疑似病豬肉

圖片說明:疑似病豬肉都是疹子
“我在‘麥德龍’買了200多元豬肉準備過節,回家后發現肉皮上有許多密密麻麻的紅點,這樣的肉誰敢吃?我回頭去找超市,讓他們跟我一起去工商所解決,折騰了一天,直到工商所快下班,超市的人才趕到,問題也沒解決。”
昨天,買到問題豬肉的劉先生拖著10多公斤豬肉,輾轉在超市和工商所之間討說法,費盡周折,結果卻一無所獲。
肉皮長了“紅疹子”
1月19日下午,劉先生的愛人在鐵西區北一路麥德龍超市買了10.5公斤帶皮豬肉,一共花了262元錢。到家后,在將豬肉分割去皮時發現,豬肉皮下竟有許多疹子樣的紅點,看起來很嚇人,而且有紅點的豬肉不止一塊。“這豬肉肯定有問題,但咱也不知道是啥毛病,反正絕對不敢吃了。”劉先生說,當天晚上,他便帶著問題肉找到“麥德龍”,售后部門找到豬肉廠家“雨潤”公司的銷售經理江某,讓雙方協商解決。
“看過肉皮上的紅點后,江經理告訴我這是毛囊炎,不影響食用。”對此說法,劉先生挺生氣,“吃的東西誰敢馬虎,不經過檢測我怎么敢相信能吃還是不能吃?”經過一番爭執,江經理稱,可以將劉先生買的豬肉退貨,并給予兩倍賠償,但劉先生不同意。“按食品安全法應該退一賠十。雨潤是個大品牌,我家以前經常買。現在我感覺很不放心,甚至有點后怕。如果只是兩倍賠償,對商家來說,根本起不到什么震懾作用。”
爭執到超市快下班,雙方也沒能達成一致。從中調解的麥德龍工作人員讓劉先生第二天再來,如果再協商不成就去工商所解決。
要求“退一賠十”遭拒絕
20日一大早,劉先生又帶著10多公斤豬肉來到超市。這回,從中協調的是超市質量部邱經理。劉先生提出,如果“雨潤”不能退一賠十,自己作為消費者,要與“雨潤”、“麥德龍”三方一起到工商部門。“邱經理堅決不去,說沒時間,可一上午他一直在跟我周旋,而且超市離工商所也就幾百米。”
下午2點,記者趕到麥德龍超市,劉先生仍堅守在超市門口,腳下是一大袋豬肉,口袋外面擺著兩條肉皮,上面清晰可見許多疹子樣紅點,再看口袋里的豬肉,也有不少存在這種情況。邱經理就在劉先生身后不遠處,他先是說不接受記者采訪,讓記者留下電話,總公司的公關部會來答復此事。同時,他表示,“我們現在對這件事存在爭議,劉先生認為肉有問題,我認為不是致病的問題。我們不能跟他一起去工商所,除非工商所讓我們去我們才能去。”
“肉是易腐敗的食品,如果變質了影響了檢測,這個責任誰負?”最后,臨近工商所下班時,麥德龍超市一位工作人員終于趕到現場,最后雙方約定今天再去工商所解決此事。
鑒定豬肉“繞了一個圈”
昨天下午,在“麥德龍”超市門口,看到劉先生身旁一袋長“疹子”的豬肉后,不少市民表示,這種肉看起來挺嚇人,不敢吃。也有人給劉先生出點子,讓他到動檢等部門去檢驗。
劉先生買到的豬肉到底有沒有問題?可不可以食用?什么地方可以第一時間檢測?昨天,記者先后聯系了多個部門,但是沒有一個部門明確表示,可以進行鑒定。
記者首先聯系到沈陽市動物衛生監督所,一位陳姓工作人員表示,動物衛生監督所負責監督流通領域里的病死豬肉,但一定首先要確定是病死豬肉。不過,這種確診或排除病死肉的工作不在他們職能范圍內,并讓記者咨詢沈陽市畜牧獸醫局的畜牧科了解情況。
隨后,記者致電市畜牧獸醫局畜牧科。工作人員聽明情況后,給了記者一個沈陽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的電話,可以了解關于豬肉疾病的所有問題。
記者又與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的郭科長取得聯系。郭科長表示,他們負責的業務范圍是生豬疫病的監控等部分,而不是流通領域的豬肉產品。即使針對生豬疫病的確診,他們也需要從糞便、皮毛、豬舍、肉質和內臟等多方面著手,而不會憑一塊鮮肉來下評判。如果這塊豬肉真存在豬毛囊炎病癥,它也不屬于人畜共患的疾病范圍,它屬于生豬的皮膚感染發炎所致,是有感染病灶的肉,如果在食用過程中采用高溫加熱,人吃了之后不會出現問題。但如果加溫不夠,像涮肉或烤燒,人吃了之后則不能保證安全。最后,郭科長表示,這種問題鮮豬肉,應該由沈陽市動物衛生監督所負責解釋和執法。
記者采訪了一圈,一個部門推給另一個部門,最后一個部門推回給記者采訪的第一個部門。市民買到問題豬肉,到底歸誰鑒定檢驗?記者也一時犯了糊涂。
“雨潤”承認是問題肉
昨天晚上,記者聯系到“雨潤”公司銷售經理江波。江經理稱,他承認劉先生買到的豬肉是問題豬肉,并稱這是毛囊炎。他解釋說,毛囊炎是因為豬吃了帶辣椒等刺激性飼料引起的皮膚發炎,并稱這種豬肉對人的身體沒有傷害,毛囊炎相比口蹄疫,就好像人得的感冒和癌癥一樣,我們國家沒有明文規定不可以售賣,但是公司一旦發現問題,便不會出售。不過,這類出現在皮下的問題很難被發現。
記者查詢《生豬屠宰檢疫規程》了解到,在“胴體檢查”一項中,有“檢查皮膚、皮下組織有無淤血、出血、疹塊、黃染、膿腫和其他異常等”流程。
昨天,經過一天的周折,劉先生拖著10多公斤豬肉回到家。此時,那一袋肉已經流出血水,但是肉皮上一片片紅點仍很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