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發現,在短短一周內,某投訴維權網就接到了關于戴爾隨意拖延交貨期的投訴近60件。而一個“萬人集體訴訟戴爾拖延出貨時間,維護消費者權益”的活動正在網上悄然展開。而與此同時,戴爾中國昨天通過自己的官方博客再次向中國消費者道歉。在“換芯門”事件帶給中國消費者的傷疤尚未痊愈之時,面對中國消費者的抱怨和憤怒,除了道歉,戴爾中國應該做些什么呢?
事實:戴爾拖延惹人怨
已有消費者在中國最大的一個筆記本消費社區發起“征集萬人集體訴訟戴爾拖延出貨時間,維護消費者權益”活動。該活動的公告說:“戴爾公司公開承諾訂購電腦產品的訂貨至交貨時間通常只需1-2周,然而,近期該公司以原料缺貨為由一再拖延交貨時間,相當一部分客戶反映‘等近一個月均未收貨’。各大論壇充斥著廣大網友對戴爾不滿的言論。然而時至今日,戴爾均未對此作出反映,也未采取有效措施。”
消費者同時起草的一份給戴爾的郵件中說:“一直以來,我們都是您公司產品的使用者、宣傳者。戴爾這一品牌也深深扎根于廣大中國機友的心里,然而近期戴爾中國公司的種種行為卻傷害了廣大機友們的心!眾多機友下的訂單被無故拖延,有的一拖再拖,最長時間近到50余天,暫不說50天時間電腦產品的貶值所造成的經濟損失,您試想一下50多天的等待是何等的煎熬!在這種情況下,您在中國區的同事們卻始終保持沉默,也未見有實質性的措施出臺!試問:這是一個國際大公司的作為嗎?如此下去,您將辜負中國眾多機友的一片熱心,這應該不是您所想看到的局面!請給中國眾多機友們一個說法吧!我們已發起萬人征集投訴戴爾拖延交貨期的活動,希望引起您及您同事們的重視。”
《每日經濟新聞》在各大網站發現,網絡上通過各種方式抱怨戴爾拖延的信息數不勝數。一位準媽媽以“討厭的戴爾電腦”為標題的博客寫道:“對戴爾太失望了!你的東西便宜是你自己定的價格,你當然也可以有你的銷售模式,但是你不能欺騙消費者。你可以保留你更改同等級配制的權利,但是你應該及時通知我們‘沒有貨需要等待’啊?我們把錢給你了,你就可以隨便牽著我們的鼻子走嗎?我可以不要機器要求退錢吧?如果你連錢都敢克扣,那你就等著投訴、公司倒閉吧!誠信經營的道理還用別人教,那你還出來混什么,開什么公司啊!”
案例:戴爾態度很惡劣
合肥李先生是本次活動的核心人物之一。他昨天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描述了自己的心路里程:他于7月19日訂購了一臺戴爾1420筆記本,本該8月6日到貨的,現在卻要8月28日才能交貨。戴爾對此的解釋一直是“顯示器缺貨”。李先生表示,明知道缺貨還接受訂單,就是欺騙消費者。
之前他也和戴爾的銷售代表說過自己“有急用”,銷售代表說8月10日之前能到貨。然而,當李先生8月1日上網查單的時候卻發現,交貨日期被改到了8月16日。為此,他打電話到戴爾的客戶關懷部投訴此事,戴爾相關人員表示8月16日到貨后會為其辦個加急。結果李先生8月3日再次查看訂單時卻發現,到貨時間又被改成了8月28日了。此時的李先生百思不得其解,戴爾所說的加急有什么用呢,反而拖得時間更長了。他感到特別氣憤。
[next]
于是李先生再次給戴爾的銷售代表詢問此事,被告知可直接去他們的客戶關懷部投訴。問他們有什么辦法,回說他們也沒辦法,態度還很惡劣。這時李先生想到了退貨退款,而戴爾的答復則是“因為需要申請,一個月以后才能退款”。就這樣,李先生處在了一個進退維谷的尷尬境地,退也不是,等也不是,不知怎么辦好。
昨日,李先生再次致電戴爾的客戶關懷部,詢問有什么補償措施。按照戴爾公司的條款,遲到一天按筆記本價格的萬分之三進行賠償。李先生據此計算,就算拖40天,賠給自己的也只是區區84元錢,等于沒啥賠償。
最后,李先生又問有沒有其他的補償措施,戴爾回復說“可以在鼠標、鍵盤、音箱等外設中選一樣”,僅此而已。李先生告訴記者,現在的自己有一種投訴無門的感覺,除了等待,真的別無他法。而像李先生這樣被戴爾拖延交貨
進展:戴爾中國再道歉
對于中國消費者的抱怨,6月19日下午,戴爾中國在其官方博客上首次向受到影響的客戶正式道歉,表示
在等待了近2個月后,中國消費者對于戴爾中國的首次道歉顯然無法滿意,戴爾在中國的缺貨情況并未出現好轉的跡象。《每日經濟新聞》發現,針對中國消費者的抱怨,戴爾中國昨天再次在其官方博客上道歉,稱:“關于戴爾部分產品的
而就目前反映最集中的幾款產品,戴爾也作出了說明:對于Inspiron1420,“客戶對于我們的Inspiron新產品需求踴躍,加之部分物料緊張,和某幾種彩殼熱銷,目前出現了供貨延遲的現象。已經下單的客戶,我們正在按照先來先得的原則加緊處理您的訂單。據保守估計,這些訂單的發貨時間從1周到5個星期不等。還沒有下單的客戶,我們建議您在和銷售代表了解了具體時間以后再決定是否購買,或者購買類似但不缺貨的產品。”
對于液晶顯示器,戴爾中國則表示,“由于全球供貨緊張,造成了供貨推遲。通過從其他地區緊急調貨,目前情況已經基本解決。對于15英寸顯示器,所有已經下的訂單都已發貨,從今天起下的新訂單,估計在7到15天發貨。對于17英寸顯示器,所有已經下的訂單都已發貨,從今天起下的新訂單的供應情況恢復正常。對于19英寸顯示器,少量已經下的訂單還沒有發貨,這些訂單將在本周被處理清空。從今天起下的新訂單的供應情況恢復正常。”
結果:消費者“No DELL”
對于戴爾中國的再次道歉,中國消費者顯然并不買賬。現在,已有消費者把其官方博客當成了新的投訴站。
一位袁先生在戴爾中國的官方博客上這樣寫道:“戴爾終于在官方博客上公開對中國區大
一位取名“No DELL”的消費者則明確署名為“以后再也不買戴爾產品的客戶”,他寫道:“總算有戴爾方面的正式答復了,很高興。但從上述表述中并未解答我等戴爾客戶的疑問:1、我訂的是黑色標準配置,當時就是為了避免彩殼延誤情況,但現在也已經要等到9月10日了(貴網站提供的數據),是否能夠解釋一下?有傳言是貴公司液晶屏幕出現了短缺!2、能否讓你們的銷售代表說真話!我在下單前反復與銷售代表確認了送貨時間,她反復確認最晚5個工作日,現在時間全都已經過了,請問這算不算違約?!3、有沒有具體措施來加快現在訂單的處理速度,或給出其他選擇(包括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