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藥監局原副局長張敬禮(資料圖片)
長達7個月的調查之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原副局長張敬禮違紀違法問題終于被確認。
1月6日,中共中央紀委、監察部在新聞通氣會上表示,張敬禮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收受巨額錢款;違規從事營利活動并獲得巨額利益;捏造受賄事實誣告陷害他人;生活腐化。以上行為嚴重違紀,有的已經涉嫌犯罪。
中紀委根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和《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決定對張敬禮開除黨籍、開除公職,收繳其違法所得,并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接近藥監局的人士向記者透露:“中紀委所指出的張敬禮四項問題,都有確定的指向。但此前風傳的美國強生公司,并沒有在四項問題之中,而且其他制藥企業也未卷入。”
與4年前的藥監局原局長鄭筱萸案不同,張敬禮被調查沒有掀起藥企間的整頓風波。但風平浪靜之下,難免潛藏著洶涌的暗流。
斂財
張敬禮非法經營總的案值高達1700余萬元,其中一本書就賣到了566元的天價。
2010年12月11日,國家藥監局開始從西直門西南角的舊址陸續遷往西便門以南的新樓,與國資委同處一個大院。這個從鄭筱萸時代就開始建設的辦公樓中間因市政建設數次停工,直到今日方才建成。
由于國家藥監局新聞發言人顏江瑛已改任該局規財司司長,藥監局已經有6個月沒有召開過公開的新聞發布會,因此搬遷工作也進行得悄無聲息。但張敬禮違紀違法的事實,卻早已在藥監局內部通報過,新樓建設中的問題正是張違法的主要依據之一。
傳言稱國家藥監局新樓建設和裝修花費甚巨,規格很高,僅辦公面積就有三萬平方米,比國家藥監局原樓大了50%以上。
“張敬禮是藥監局新樓建設的主要負責領導之一,據調查收受了工程施工、裝修等單位的行賄款600萬元。”上述人士介紹。
但這僅僅是張敬禮違法問題中較小的一個。相比起他“從事營利活動”所獲收益只能算是小巫見大巫。據多方匯集的信息顯示,張敬禮至少在兩個領域涉嫌非法經營罪。
其一是其違法銷售所著書籍獲利。上述人士表示:“非法經營總的案值高達1700余萬元,其中一本書就賣到了566元的天價。”
張敬禮在國家藥監局任要職之余,尚“筆耕不輟”,愛好著書立說。目前能查到的其署名或并列署名的著作就有《老年急癥救治手冊》、《百年FDA:美國藥品監管法律框架》、《維護公眾健康:中國食品藥品監管探索與創新》、《中國食品藥品監管理論與法律實踐》、《壽世補元》等。
其中大部分著作是在2003年之后,也就是張敬禮出任國家藥監局副局長之后所作。但《老年急癥救治手冊》、《壽世補元》兩本則分別出版于2001和2002年。其中《壽世補元》作者簡介中描述:“張敬禮,男,1955年6月30日。安徽省碭山縣人。1970年12月入伍。碩士學位……并編著老年急癥救治手冊。中醫血液病學、中醫心腦學等專業叢書”。與張敬禮個人資料完全吻合。
《壽世補元》定價高達368元,較符合“566元”天價書的特征。
2001年4月18日,最高檢和公安部《關于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中規定,其他嚴重擾亂市場經濟秩序的非法經營行為中,就包括非法經營出版物。
以張敬禮的身份,銷售自己所著的書籍應該不是難事。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律師表示:“如果高于定價銷售,完全可以認定為擾亂市場經濟秩序,界定為非法經營。”
另外,據稱張敬禮還擁有保健品生產企業,并利用職權強行將產品推銷給連鎖藥店銷售。
誹謗和腐化
藥監局內部通報張敬禮的處理決定后,當場播放了他在“天上人間”被拍到的畫面,內容不堪入目。
中紀委所指張敬禮“捏造受賄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主要是指其捏造事實誣告現任國家藥監局最高領導。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這個事之前就比較明確了,張指使其秘書發布誣告信息,最后被查出所用IP地址為藥監局內部地址。”
現在,網上還能搜索到這篇盛傳的誣告文章,文中直指國家藥監局領導失職瀆職、搞形象工程、任人唯親、收受賄賂等,并列出了所謂“違規提拔干部清單”,細節之詳盡令人咋舌。
至今文中所列人員和所涉問題均未得到當事人或當事機構的正面否認和辟謠,但“清單”中的人員大部分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遷,是活躍在藥監、衛生系統的中高層。盡管上述說法純屬捏造,但張敬禮卻據此試圖排除異己,以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弄巧成拙的網絡發帖反而成為其違法違紀的主要問題之一。
但上述人士透露:“此次受到處理的僅有張敬禮一人,幫助其發帖的秘書仍在藥監局任職,并未受到調查和牽連。”
“生活腐化”作為中紀委認定的違紀問題之一,也有著確鑿的證據。上述人士表示:“藥監局內部通報張敬禮的處理決定后,當場播放了一段視頻,是他在‘天上人間’被拍到的畫面,內容不堪入目。”
天上人間夜總會是北京市著名的高檔會所,也因其“有償陪侍”而聞名天下。2010年5月11日,北京警方開展打擊賣淫嫖娼專項行動,天上人間被勒令停業整頓6個月。
由于看不到這段視頻,記者無法判斷當時的拍攝狀態。但據熟悉該夜總會的人介紹:“包房里肯定不會有酒店安裝的攝像頭。能夠拍到視頻只可能是有人偷拍,或者是自己或同行的人拍攝。”
盡管有上述種種劣跡,但此前盛傳的強生公司涉嫌行賄張敬禮并未顯示在中紀委的調查結果之中。而2006年鄭筱萸案時,除了直接相關的齊二藥、海南普利、浙江雙鴿和海口康力元等少數幾家企業外,大部分違法獲得新藥生產批件的企業也未受到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