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北京1月13日消息(記者 張國亮)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在浙江杭州等地,新年的車市依然緊俏,熱門車更成了香餑餑。定單一轉手,最高獲利甚至能達幾十萬,比“炒房號”的短期回報更大,于是,“炒車”一族應運而生。
主持人:今年購置稅的優惠已經取消了,都是些什么車還能夠如此受到追捧呢?
記者:購置稅優惠取消影響的主要是1.6以下的小排量汽車,對于一些高檔汽車卻沒有影響。在浙江由于民眾的消費能力比較強,對高檔轎車的需求量一直很旺盛,特別最近一些豪華SUV最受追捧,比如說,國產奧迪的某一款SUV,價格區間為30多萬到50多萬,如果你想購買,必須加價5萬才能預定,才可以確保春節前提車,若想再早一點,還需要加價。
另外,像奔馳、寶馬、大眾等一些品牌的熱賣SUV車型,大都需要加價數萬才能買得到。更有甚者,像路虎某款SUV的一份訂單,它的價格售價從100多萬到200多萬不等,它的訂單在杭州蕭山市面上每張甚至賣到30萬左右。如此豐厚的利潤,使得炒車一族應運而生。
主持人:這些“炒車”一族又是些什么人,汽車廠商又是什么態度呢?
記者:炒房號的人往往是開發商內部人員,不難想象,炒車號的生意往往也是經銷店的銷售人員在做,據內部人員透露,一些熱門的車子一出來,關系好的人員就能拿到訂單,然后再加價賣出。對于加價賣車和炒車號,汽車廠商實際上對于經銷商加價銷售的行為實際上也是暗中默許的,因為,制造緊張的氛圍,往往能夠進一步促進銷量。
主持人:現在看來有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對于炒車行為進行約束和規范呢?
記者:在2010年8月中旬,我國工商總局、交通運輸部、質檢總局三部委下文嚴懲4S店搭售、返利、好處費等違規行為,但發文僅對的汽車品牌經銷服務商有一定約束力,對于體系之外的炒車族卻無法掌控,再加上諸如此類行為通常都是暗箱操作,想要一查到底,難度很大。
業內專家認為,杜絕炒車行為,能夠維護車市健康平穩發展,一方面要保持汽車市場充分的競爭,另一方面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也不要盲目跟風的搶購熱門車源,主動拒絕加價炒作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