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視時你最煩什么?是那些乏味的電視劇還是有事沒事就鶯歌燕舞的各類晚會?如果你問我,答案首先是充斥各電視臺的電視購物節目了。
我很少看電視,電視新聞也多半只是背景“音樂”。偶爾有空想坐下來看會兒電視,正全情投入地觀看劇情,畫面忽然就變成或賣手機或賣拖把的購物節目了,忽悠你沒商量。
多年前,當我抑制力還不夠堅強時,就曾上過兩次當。一次是想減肥,買了一部腹部練習器;還有一次是圖新鮮,買了個方便小巧的蒸汽熨斗。腹部練習機買回來還真玩了幾次,要使足吃奶的力氣把那東西硬往肚子上撞,某天的某一秒鐘,我突然覺得自己的感受就像是但丁《神曲》中的《地獄篇》,而腹部練習器就像是某樣“刑具”,就此罷手。
蒸汽熨斗用得還多一些,看電視的時候,導購——更像是演員——非常輕松地用蒸汽熨斗把一件皺巴巴的衣服劃拉幾下,那衣服就平整如新了。學著電視上的畫面,我照貓畫虎,折騰出一身大汗也“整”不出個所以然來。如是“奮斗”了大半年,我最終也沒能把自己培養成一名熟練女工。從這一點來看,使用蒸汽熨斗很有減肥的功效。
現在的電視購物節目,最火的應該是賣手機的了。我的猜測是,其他的購物節目,多半是靠演技炫耀,而手機類節目,賣的是設計感,賣的是技術含量,豈可同日而語。
看過最牛的一檔手機廣告,號稱“我的電視機就是我的手機,我的電腦就是我的手機”。
節目是這樣忽悠消費者的:拿著這款手機,你可以看鳳凰衛視、還能看HBO;還能把手機當電腦用,不是僅僅瀏覽網頁,還可以做PPT,用來寫文章更不在話下。節目上的演員演示得那叫一個爐火純青呀,都有讓我開始有點后悔,幾個月前我換臺式電腦干什么!
當然,除非腦袋被門擠過,鬼才相信只花1000多元,就可以買到這款“手機中的戰斗機”,外加一大堆超值贈品。這哪里像一檔廣告,更像是一出科幻先鋒情景劇。只是那劇情太破綻百出,“演員”演技太粗糙拙劣,其效果是假得不能再假。
電視購物節目如此討人不喜歡,這檔節目為什么還能生存?如果你了解那些雇個人每天5小時在電視上唾沫星子亂飛的廣告商們、每個月要給電視臺50萬元(某市級電視臺的價碼)的行情時,你就會明白其中的生存之道了。還有一點,你怎么知道電視機前就沒有人如從前的我,被忽悠成功的?!
近期,網上不斷有網友傳發帖子,揭露電視購物的四宗罪,對此我深信不疑。(米亞)
電視購物四宗罪
———使用特效處理夸張效果為博得消費者青睞,反復轟炸,內容不斷重復;同時利用化妝、拍攝技巧、電腦處理等制造夸張的產品效果,還讓消費者編撰故事現身說法,增加可信度。
———貨到付款剝奪驗貨權
消費者不先交齊貨款,就別想打開包裝驗貨,而一旦付款后拆開商品包裝,發現貨物本身存在質量問題等,消費者只能通過訂購電話聯系售后服務!洜I者無明確名稱地址
電視購物廣告一般都不標注售后服務電話、公司名稱和具體地址,有的甚至編造如“電視購物總公司”名稱,消費者投訴時會因無公司名稱地址,造成執法部門無法查找。
———購物憑證不明消費維權難
大部分電視購物公司自己沒有產品,一般直接讓供貨單位發貨,快遞公司送貨收款,不提供購物憑證和正規發票,造成事后消費者維權舉證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