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1月16日電 近日,在海南三亞“聽潮人家海鮮廣場”發生的一起游客餐后拒付“萬元”賬單的糾紛案件,引起廣泛關注。1月13日,三亞市工商局對這家大排檔下達通知書,責令停業并吊銷營業執照。
近日,有網友發帖稱,他妻子所在的公司組織19名員工前去三亞旅游。2010年12月29日,在導游指引下到“聽潮人家海鮮廣場”消費后,店方算出的賬單高達2.7萬元。導游出面后,該海鮮排檔同意打六折,但仍需1.7萬元。游客報警,在當地警方和工商局協調下,游客最后同意支付1萬元餐費。
記者從發帖者提供的照片中看到,當時菜品有基圍蝦、炒魷魚、紅苕尖、炸魷魚、紅燒魚、扇貝、藤菜、雞蛋炒粉、一種不知名的海味各一盤,以及生蠔和蟹等。記者來到“聽潮人家海鮮廣場”,發現這家店的海鮮實行明碼標價,但是價格奇貴:瓜螺每500克238元,“和樂蟹”每500克198元。
“聽潮人家海鮮廣場”經營合伙人之一的陳大偉說,店里雖然標的價格是這么高,但是所有來的消費者都可以享受6折優惠。而且,一般吃飯的程序是先點單,消費者簽字確認后再下單做菜。發生糾紛的那桌客人,也是簽字確認菜單后,他們才上的菜。
據了解,三亞灣路上大多海鮮排檔的貨源地都是三亞第一市場。記者連日走訪該市場發現,在“聽潮人家海鮮廣場”賣上百元500克的蟹,第一市場售價僅30元左右;在“聽潮人家海鮮廣場”標每500克300多元的刺鲀,第一市場僅賣55元/500克。
記者質疑店家,當天加導游一共23人,怎么吃得下20.5公斤螃蟹。店主坦言,光綁在蟹上的繩子就有5公斤重。
記者連日來調查發現,多家海鮮排檔的海鮮價格差別較大,陷阱較多。
經調查取證,13日,三亞工商局下發處理通知書,處理原因并不是價格不實問題,而是該店“和樂蟹”被認定為假“和樂蟹”。
據三亞市海洋漁業局漁業科相關負責人介紹,“和樂蟹”指在萬寧市境內天然捕獲或人工養殖的鋸緣青蟹,三亞市場上的“和樂蟹”幾乎都不是產自萬寧和樂鎮,所以三亞幾乎沒有真正的“和樂蟹”。
當記者問及在普通大排檔吃海鮮價格該怎么算時,三亞市物價局相關負責人說,海鮮價格屬于市場調節價格,由店方根據供求情況自行調節,物價部門并不能指定單個海鮮品種的最高限價,只能要求海鮮店對所銷售海鮮明碼標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