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物價局介入本省市場調查,結果今天公布
■新快報記者 駱智冕 周達標 實習生 曾靜嬌 李艷 胡靜靜
近日多地消費者舉報“家樂福等部分超市價簽標低價結賬收高價”,惡意坑害消費者。發改委昨日通報稱,經查實,家樂福在一些城市的部分超市確實存在多種價格欺詐行為。目前,發改委已責成相關地方價格主管部門依法予以嚴肅處理,沒收違法所得,并處違法所得5倍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或無法計算違法所得的,最高處以50萬元的罰款。
在通報中,發改委歷數了家樂福等涉嫌價格欺詐的“四大罪狀”,并提出全國所有超市、百貨等商品零售經營者,要吸取上述違法經營者的教訓,并立即組織開展一次自查,認真核對所售商品是否存在價簽標價和結算價格不一致、促銷標簽的原價不真實、明碼標價不規范等問題。
發改委要求,全國各級價格主管部門要繼續加強春節期間市場價格檢查,嚴肅查處價格欺詐、不按規定明碼標價等違法行為。對有屢查屢犯等情形的,要依法從重處理;對性質嚴重、影響惡劣的,除給予必要的經濟處罰外,要依照相關法律規定,責令停業整頓,提請有關部門吊銷營業執照。
發改委指出,家樂福等超市行為違反了《價格法》中經營者不得“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以及《禁止價格欺詐行為的規定》等規定,構成價格欺詐的違法行為。目前,發改委已責成相關地方價格主管部門依法予以嚴肅處理,沒收違法所得,并處違法所得5倍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或無法計算違法所得的,最高處以50萬元的罰款。
兩“洋巨頭”昨發聲明
家樂福致歉 沃爾瑪查漏
昨日,家樂福和沃爾瑪對此事在第一時間都給出了回應。對于發改委檢查的事實,兩家都未進行解釋辯駁。
家樂福表示,對近期部分門店出現的價簽問題給消費者造成的不便與損失表示誠摯的歉意。該公司表示,將嚴格執行“五倍退差”政策,即商品收銀價格如高于商品的標示價格,家樂福將給予顧客5倍差價的賠償。此外,將成立特別檢查小組進一步加強內部監督檢查工作及檢查頻率,邀請各地物價部門的專業人員對公司相關負責人及員工進行培訓。
沃爾瑪表示,對價格問題公司高度重視,并一直堅持定期的內部自查,提升商品價格系統和標簽管理,積極開展培訓,以確保公司價格管理制度的有效實施和執行。目前,繁忙的春節促銷涉及幾萬種商品,該公司的專項小組在此期間將進一步加強商品價格監管,嚴查漏洞并將對相關問題嚴肅處理,也歡迎廣大消費者的監督。
家樂福等“四大罪狀”
罪狀一:虛構原價
在長春市家樂福新民店,銷售的七匹狼男士全棉橫條時尚內衣套,價簽標示原價每套169元,促銷價每套50.70元,經查實原價應為每套119元,標高了42%;該店銷售的三槍暖棉加厚型圓領長袖男內衣衫褲,價簽標示原價每套條99元,促銷價每套79.20元,經查實原價應為每套89.90元,標高了近一成。
有類似行為的還有:上海市家樂福聯洋店、哈爾濱市家樂福大直街店、沈陽市沃爾瑪中街店、南寧市沃爾瑪朝陽路分店等。
罪狀二:低價招徠高價結算
在上海市家樂福南翔店,銷售的弓箭球形茶壺,價簽標示每個36.80元,實際結算價每個49.00元;銷售的丁香吉祥茶壺,價簽標示每套36.90元,實際結算價每套66元;銷售的時尚衣架,價簽標示每排9.90元,實際結算價每排20.50元,價差翻了一番。
有類似行為的還有:昆明市家樂福世紀城店、武漢市漢福超市洪山廣場店、長沙市家樂福芙蓉廣場店、長沙市家樂福韶山路店、重慶市沃爾瑪北城天街店等。
罪狀三:不履行價格承諾
在昆明市家樂福白云店,銷售的老樹普洱茶,宣傳海報標價為每盒60元,實際結算價為每盒120元。在上海市家樂福張江店,銷售的開心果,廣告宣傳每斤43.98元,實際結算價每斤45.88元;銷售的碧根果,廣告宣傳每斤44.88元,實際結算價為每斤60.80元。
有類似行為的還有:長沙市家樂福賀龍體育館店、哈爾濱市家樂福會展店等。
罪狀四:誤導性的價格標示
另外,家樂福部分城市的超市還存在誤導性的價格標示行為。
其中,昆明市家樂福世紀城店銷售特色魷魚絲,銷售價格為每袋138元,價簽標示時用大號字體標示“13”,用小號字體標示“8.0”,誘導消費者誤認為銷售價格為每袋13.80元;銷售2000克火腿禮盒,銷售價格為每盒168元,價簽標示時用大號字體標示“16”,用小號字體標示“8.0”,誘導消費者誤認為銷售價格為每盒16.80元。
延伸閱讀
家樂福,最近比較煩!
自去年以來,家樂福的各項負面新聞就從未中斷過,僅最近一段時間就出現了康師傅斷供門、涉嫌隱蔽用工和此次的價格欺詐事件。進入中國16年,這段時間可能是這家全球排名第二的超市巨頭遭遇的最嚴峻的考驗。
去年12月,康師傅上調經典袋裝系列方便面進貨價的要求在家樂福遭到了拒絕,前者以斷供的方式宣布了自己的不滿。談判僵持近一個月,目前有部分桶裝康師傅方便面重新出現在家樂福的貨架上。
近日,中糧旗下“福臨門”食用油因進貨等各類費用問題也和家樂福一度陷入了談判僵局。與此同時,還有九三油脂也曾經出現過斷供。
據了解,一直以來家樂福都被廣大供應商們視為最黑心的合作伙伴,要想進家樂福的門,必須交入場費、宣傳費、促銷費、節慶費、條碼費、陳列費等高達20余項名目繁多的費用。有業內人士稱,目前家樂福在中國部分門店利潤約50%源于這些費用。“靠盤剝供應商收取通道費賺錢的模式是家樂福帶入中國的,在其他超市的效仿下,零供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激化,物價也因此被抬高。”
除了與供貨商的矛盾,家樂福的用工模式也遭到詬病。有媒體報道,家樂福上海地區超市6000名員工12年未能漲工資,并且一直拖延和員工之間簽訂集體合同;《新世紀》周刊也曾報道家樂福“隱蔽用工”,打勞務派遣用工制度“擦邊球”,涉嫌將懷孕女工辭退等事件。
本地連線
省物價局介入調查 今日將會公布結果
記者昨日從廣東省物價部門了解到,目前省物價局已經派出調查組深入省內家樂福門店進行調查,調查結果將在今天予以公布。
針對發改委公布的家樂福等超市所涉“四宗罪”,新快報記者昨日赴員村家樂福探訪,但并未發現類似情況。
對于家樂福在其他省市出現的價格欺詐行為,廣州市物價局副局長吳林波表示,暫未接到類似的投訴。廣東省物價局相關負責人則表示,已經派出調查組深入省內家樂福門店進行調查,調查結果將在今天公布。
雖然發改委公布家樂福門店價格違法行為不包括廣州的家樂福,但記者發現,實際上也有個別網帖投訴員村家樂福出現類似現象。網友“想要退休”在2009年3月9日發帖稱,其2009年3月8日在員村家樂福買了一條休閑男褲,價格牌標價119元,同時買了25元其他商品,結賬時刷卡竟然變成164元,埋單后才發現數目不對,拿出小票一看,發現休閑男褲變成139元。雖然最終家樂福退回了20元,但其為此卻多花了一個小時。
同行反應
華潤萬家:公司制定有嚴格的制度禁止價格標簽不一致的情況出現,每日都有專門的工作人員對價格標簽進行嚴查。雖然不敢說百分之百不會出現問題,但可以保證公司絕不會出現主動價格欺詐行為,因為不能排除可能會因系統故障等導致的小疏漏。
TESCO:昨日了解到相關信息后,公司立即開始厘定自查行動措施。從今日開始,將在全國范圍內在所有門店展開自查行動,自查內容包括價格要與海報、收銀條上的保持一致,促銷價格標牌上原價不能出現虛高等等。
卜蜂蓮花:自查機制已經日常化,重點會放在事前準備工作上而不是善后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