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樂福、沃爾瑪超市“價格欺詐事件”已經過去一段時間了,但由此引發的影響余波未平。
春節期間,一些在超市購物的顧客也開始變得“仔細”,在收銀處結賬時,認真查看手中的小票。這從一定程度上表明,超市正集體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公信力挑戰。
相關超市客流和銷售下滑,顧客購物小心翼翼
記者在重慶北濱路永輝超市看到,一位售貨員正在清理價格標簽,將原來寫著“原價9.9,現價8.9,活動期1月26日至2月17日”的黃色標簽取下,新的白色標價簽僅注明價格8.9元。
這位售貨員告訴記者:“接到上面通知說,標價簽上都不允許寫促銷活動等內容,只標現在的價格,是多少就標多少。”
記者在家樂福超市上海聯洋店看到,商品標價簽的顏色已從原先的黃、白兩色改為白色,標簽上也不再像以往那樣標注“促銷價”、“原價”等,只有一個固定價格。
據了解,涉嫌價格欺詐事件一度導致相關超市的客流和銷售下滑。家樂福上海聯洋店店長何國良表示,春節期間,由于受到涉嫌價格欺詐事件的影響,超市的客流量比往常減少了大約1/3。
經常到這家超市購物的消費者季磊表示,看到關于大超市價格欺詐的報道,感覺很生氣很失望,他現在在超市買東西都是小心翼翼,仔細核對收銀條。
企業賠償不應低于“退一賠一”
在國家發改委的通報中,沃爾瑪重慶北城天街店商品“良平鐵觀音”,標示為原價33.1元,零售價為29元,而收銀臺結賬價格為39.8元。記者聯系該公司事務經理劉焱,他拒絕接受采訪。
雖然有關企業就此事致歉,并表示將嚴肅處理,但據反映,部分超市仍存在“疑似價格欺詐”現象。為此,重慶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提醒廣大消費者,在超市選購商品時需留心商品標價,付款后仔細核對,發現經營者有侵權行為時,應及時向政府有關部門舉報。
實際上,價簽問題出現后,超市受到物價和消費者權益保護兩個方面的法規政策管控。重慶市消委會有關負責人認為,在嚴格執行有關部門法律的同時,對于消費者的賠償應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構成欺詐消費行為的應當按照該法律中規定的“退一賠一”處理。欺詐事件發生后,有超市提出“五倍差額退賠”,但各企業賠償額不應當低于退一賠一規定,如高于退一賠一規定時,消費者在維權時,可自行選擇處理。這樣才能更好體現企業解決處理具體問題的“誠意”。
零售企業如何化危機為契機
重慶市消委會秘書長劉明生說,有關企業應當看到,此類違法經營行為嚴重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造成消費者對大型超市的信任危機。
“家樂福、沃爾瑪涉嫌價格欺詐事件,暴露的其實是我國零售行業較為普遍存在的一個弊病。”上海市流通經濟研究所所長汪亮對記者說,希望整個零售行業徹底遏制此類不誠信的經營行為。
有關專家指出,連鎖超市企業應注重從履行社會責任的高度著眼,積極完善內控措施、強化人員培訓、重新梳理業務流程,不要給行業乃至整個商界誠信體系帶來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