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網站“生財有道”
盈利模式一:刪1條投訴數百元
網絡上有大量的刪帖公司,表示可以為企業刪除315網站上的投訴。記者在百度搜索“上海 刪帖”,獲得大量相關信息。聯系上其中一家名為“中華刪帖網”的客服人員,該人員表示針對315網站“可以刪帖,保證永久性刪帖”,1500元一條。
那么,315網站真的可以進行這樣的刪帖操作?記者與315網站的直接接觸中得到了答案。
中國315在線(www.315zx.com.cn)稱自己“是一個公益性的維權網站”。記者添加了該網站的客服QQ,表示是否能刪除一條對自己不利的投訴,客服人員問:“你提交到主編信箱了嗎?”并解釋,如果提交了就只能走正規流程,假如沒有,自己則可以幫助私下操作,只是要給“辛苦費”。見沒有異議,對方又熟練地提出由于存在一定風險,最低要收費800元,并叮囑“你也千萬別給主編郵箱發信息,說我給刪了。”
在消費投訴維權網(www.315wm.com),每日更新的投訴內容很多,某些欄目更達數十條。但添加該網站的客服QQ并留言,對方卻始終不在線。于是記者通過網站上留下的“維權咨詢電話”表示希望與對方談一些合作,客服QQ的頭像便很快亮起。當獲悉是希望將針對某企業的一條投訴進行刪除后,立即又有一個名為“客戶部”的QQ添加了記者,整個過程變得十分流暢迅速。
對于刪帖要求,這位“客戶部”人員直截了當地打出“1000”,記者表示刪一條1000元太貴,該人員又推出了“打包服務”:“對你這個企業的所有投訴可以用最高封頂3000元的價格一并刪除”,他稱這就是“會員待遇”,也即其網頁上稱針對企業客戶推出的所謂“綠色通道”。
盈利模式二:利用公益欄目和投訴頁面登廣告
消費投訴維權網工作人員十分具有“市場意識”地告知記者,除了直接刪帖外,他們網站還經營廣告業務。若需在該網站投放廣告軟文,500元一條,將會置于“消費指南”或“誠信之道”欄目。一般315網站都設有此類欄目,以幫助消費者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和引導企業正確的誠信意識,在這里,卻有明確的價格。
對方還表示,對于廣告效果不必擔心,“你可以找技術人員測一下我們的流量,正因為這樣(每日更新、瀏覽多)你才會找我們”。他頗為得意地提到,該網站還使用了Google AdSense這樣一個快速簡便的網絡賺錢方法,即在每條投訴文字的旁邊均配有Google提供的廣告圖片鏈接,“Google每個月按點擊量付款給我們。”但如果愿意出令人滿意的價格,這個位置也可以留給企業所需登的廣告,“我們每周一個欄目內大概有2萬條投訴,在每條投訴的頁面都放置你的產品廣告,付1萬元。”
盈利模式三:3~5萬元保一年無投訴
相對于以上兩家網站,福建315直通車網站(www.315ok.com)看起來更為正規,首頁上方明確寫有支持單位為“福建省消委會”,還有大幅“福建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招募志愿者”的活動報名表,及該消委會鏈接等,在聯盟網站中還標有“中國消費者協會”。
不過記者留意到,在網站數碼家電類的投訴中,來自全國各地的投訴滿眼盡是某品牌的名稱,在一頁投訴中,2/3都被該品牌占據,幾乎看不到其他品牌同類產品的投訴。
網友的投訴,怎么會完全集中于單一品牌呢?撥打該網站公布的聯絡電話后,相關人員加了記者QQ,一名女工作人員較有防范意識地一再強調,投訴內容均真實可靠來自于消費者。
不過,對于能否通過合作減少在該網站上的投訴,對方還是留有余地:“這類投訴我們受理得太多了,不知道你想要怎么處理?”在一番試探后,她終于松口:“以你的權限能夠以何種方式合作?我配合你處理。”
當記者稱自己擁有一筆專門費用時,對方立即表示“有類似情形的合同”,并發來一份“福建315直通車理事單位入網協議”。在該協議內容中寫道:“乙方自愿加入‘福建315直通車’(福建省消費投訴咨詢監督網絡),成為該網理事單位”,“甲方及時向乙方反饋消費者對乙方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務提出的意見、建議、投訴等,并協助乙方加強與消費者的溝通”等。寫有協議期為一年,協議簽訂一月內乙方需向甲方支付入網費用,并留有一個工商銀行的公司賬號。
該工作人員表示,一年的入網單位費用為3~5萬元。但協議帶來的利益并非字面這么簡單,記者試探著問:“簽署協議是否意味著針對客戶的投訴不會再在網站出現,而是由網站直接轉發給企業,讓企業自行消化?”她回答:“沒錯。一年3~5萬元的費用算起來比逐條刪除的費用更合算。”
隨后,記者對該網站留下的工行賬戶名稱進行查詢,發現其為一家專業從事各種媒體資源整合的廣告公司,并未找到任何資料顯示其與福建省消委會有何關聯。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工作人員給記者留下的聯系刪帖電話號碼,正是該網站對外公布的“監督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