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底前出臺食品添加劑安全標準、所有食品生產經營者建信用檔案
■ 快查快處不法行為、讓不法分子付出高昂代價、讓全國吃得安全放心
綜合新華社和央視報道 面對各地連續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國務院辦公廳前天向各省、區、市政府和各部委等下發通知,要求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行為,切實維護民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廣東發現硼砂染色牛肉
4月14日,溫家寶總理在同國務院參事等座談時說,近年來相繼發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溝油、染色饅頭等惡性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誠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經到了何等嚴重的地步。
就在昨日,廣東媒體報道說,佛山有人將硼砂等混合成“染色劑”,將16噸豬肉泡成“牛肉” 銷售。涉案人員坦言,這是行業潛規則。
這些食品安全事件均源自在食品生產經營中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濫用食品添加劑。通知即針對這些情況,作出具體部署。
各級政府“守土有責”
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主任李克強昨日出席“全國嚴厲打擊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時強調,要以堅決的態度、過硬的舉措、更大的力度,持續深入整治食品非法添加。
李克強說,食品問題無小事,要以《食品安全法》為準繩,重典治亂,加大懲處力度,切實改變違法成本低的問題,要讓不法分子付出高昂代價,真正起到震懾作用。一旦發現非法添加,要快查、快處,第一時間查封問題產品,責令停產停業,并給予嚴厲經濟處罰。
李克強指出,讓全國吃得安全,吃得放心,各級政府守土有責,市縣政府尤其要負起責任。對食品安全突出事件,不論發生在哪個地區,涉及哪個部門,都要實行問責。
上海立即部署專項行動
昨日下午,國務院電視電話會議結束后,上海立即召開會議,副市長沈曉明對貫徹落實國務院會議精神提出要求,對近期在全市范圍內組織開展為期半年的集中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活動作具體部署。這次專項整治的重點是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濫用食品添加劑行為,全面排摸查處地溝油收集、加工、運輸、銷售鏈。
通知解讀 1 嚴打食品非法添加
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要實名購銷
(一)嚴禁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質。任何單位和個人禁止在食品生產中使用食品添加劑以外的任何化學物質和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
(二)加強非法添加行為監督查驗。要強化不定期抽檢和隨機性抽檢,特別要針對生鮮乳收購、活畜販運、屠宰等重點環節和小作坊、小攤販、小餐飲等薄弱部位,加大巡查和抽檢力度。
(三)依法從重懲處非法添加行為。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始終保持高壓態勢,嚴厲打擊非法添加行為,有關部門要制定依法嚴懲食品非法添加行為的具體辦法。
(四)完善非法添加行為案件查辦機制。監管部門發現非法添加線索,要立即向公安等部門通報,嚴禁以罰代刑、有案不移。
(五)加強非法添加行為源頭治理。對國家公布的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禁止在飼料和飲用水中使用的物質,生產企業必須在產品標簽上加印“嚴禁用于食品和飼料加工”等警示標識,并建立銷售臺賬,實行實名購銷制度,嚴禁向食品生產經營單位銷售。
通知解讀 2 規范食品添加劑生產使用
盡快制定餐飲食品可用的添加劑品種
(一)嚴格監管食品添加劑生產銷售。質檢部門要從嚴懲處未經許可擅自生產的企業,嚴禁使用非食用物質生產復配食品添加劑。
工商部門要監督食品添加劑銷售者建立并嚴格執行進貨查驗、銷售臺賬制度,嚴厲查處無照經營和違法銷售假冒偽劣食品添加劑的行為。
(二)加強食品添加劑使用監管。食品生產經營單位、餐飲服務單位要嚴格執行食品添加劑進貨查驗、記錄制度,不得購入標識不規范、來源不明的食品添加劑,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規定的范圍和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
衛生部、食藥監局要盡快制定餐飲服務環節食品添加劑使用規定,明確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品種。
(三)完善食品添加劑標準。衛生部要從嚴審核、制定食品添加劑新品種國家標準,2011年年底前要制定并公布復配食品添加劑通用安全標準和食品添加劑標識標準。
通知解讀 3 加強長效機制建設
建食品安全舉報有獎制 鼓勵“內鬼”
(一)強化監測預警。加強食品污染物監測和食源性疾病監測網絡建設,強化非法添加物和食品添加劑監測。衛生部應及時組織研究更新非法添加物和易濫用食品添加劑“黑名單”,并向社會公布。
(二)強化協調聯動。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密切協調配合,強化聯合執法,規范信息發布。
(三)強化誠信自律。2011年年底前,各監管部門按系統對所有食品生產經營者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檔案。
(四)強化社會監督。地方各級政府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有獎舉報制度,設立專項獎勵資金,完善工作機制,指定專門部門負責,切實落實對舉報人的獎勵,保護舉報人的合法權益,鼓勵生產經營單位內部人員舉報。
(五)強化科普宣教。要做到家喻戶曉、應知盡知。
(六)嚴格落實各方責任。企業要切實承擔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強化地方政府責任;嚴格落實部門責任;加大責任追究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