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報道,一汽大眾的內部文件要求4S店對一定批次的捷達轎車進行檢查。
內部文件爆出隱瞞剎車系統質量缺陷問題
本報訊 (記者 劉俊) 日前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披露,一汽大眾的內部文件顯示存在可能隱瞞質量缺陷的問題。對此,廣州律師認為廠家此舉已經無異于剝奪消費者的知情權,涉嫌違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汽車近年已經成長為最火熱的消費領域,但是廠家隱瞞信息所承擔的法律風險仍然較低。
廠家客服:
目前還無法確認
據中國之聲記者日前獲得了一份一汽大眾落款2008年的內部文件,在給各4S店的內部通知中,廠家要求4S店對一定批次的捷達轎車進行檢查,檢查的目標是ABS控制單元線束插頭是否進水(防滑移制動系統,是有防滑、防鎖死等優點的汽車安全控制系統)。
最受爭議的是,通知只要求經銷商對庫存車輛進行檢查和維修,對已經售出的車輛明確指示不需檢查。“已售出的用戶車輛不需檢查,如果用戶車輛發生此問題,到4S店報修時可按要求給予處理。”這份文件如此說。
據悉,廠家要求檢查的捷達底盤號后8位為83074037~83115052。
對于這份內部文件遭報道,昨日一汽大眾的客戶人員對本報的查詢顯得很謹慎。她表示,對于媒體報道的ABS存在問題的消息,“我們還沒有辦法確認得到”。
修車師傅:
ABS進水問題不普遍
有30多年汽車維修經驗的王師傅告訴本報,ABS燈報警常見的原因包括保險絲燒毀、傳感器損壞、電路板有故障等。
說到ABS線束插頭進水問題,王師傅說,這些插頭一般都是塑膠的,應該是被蓋住密封好的。
王師傅說,“在我維修過的汽車中,這個位置進水的問題并不普遍,如果是出廠時就有這樣的問題,可能就跟質量有關。”
廣州寶利捷舊機動車交易市場總經理孫明霞昨日對本報說,暫時沒有接到捷達ABS泵有問題的報告,目前市面2008年的二手捷達車的價格仍在6萬元左右。
車主反映:2004年就發現
ABS故障問題
車主反映:
2004年就發現
ABS故障問題
記者昨天翻查“中國汽車召回網”發現車主針對捷達ABS問題反映最早可以追溯到2004年。有車主寫道:“最近ABS燈多次偶爾亮起,但熄火后重新點火就恢復正常,不知什么原因。”
另一位車主寫道,“前兩天發現只要車子發動后,ABS指示燈就一直亮著或者時亮時滅。今日到捷達專修點檢測后,被告知ABS系統的泵壞了,需要將其全部更換,否則會有安全隱患。”
2006年反映ABS問題的車主則寫道:“捷達夏日時光2年8個月、75000公里ABS故障燈亮,經授權4S店檢查說ABS總泵故障。維修需3000多元。”
律師說法:
侵權責任法7月
生效后更有保障
大成律師事務所廣州分所高級合伙律師陳北元分析,目前主要是信息披露問題。“一汽大眾只是內部掌握了材料,消費者根本不知情。”他表示,事件顯然已違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他舉例說,三鹿當初對問題奶粉也是采取內部消化和更換的方式處理,但是實際上已經在市場上流通。所以,這種內部處理的方式對在用車的車主來說很不公平,同時也帶來隱患。陳北元指出,無論是現有的召回制度還是立法仍較滯后,仍不便于保障消費者落實知情權。
“廠家為什么敢于隱瞞,就是因為它承擔的法律風險比較低。”根據目前正在實施的《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規定》,廠家故意隱瞞車輛缺陷的嚴重性時,最高罰款金額不超過3萬元。陳北元說,在美國涉嫌隱瞞的人員最高可能要負上刑事責任。
陳北元建議,汽車如果已經出了事故,消費者首先可以索賠。如果沒有出事,則可以要求公司更換或修理。此外,侵權責任法將在7月1日生效,如果發現是因為廠家沒有及時把信息披露而引發惡性后果的,消費者就能追究相應的高額的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