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撞報廢的別克商務車(法制周報資料圖)
廠商態度怠慢 消費者質疑安全氣囊起爆條件
駕駛別克商務汽車出差,司機犯困與迎面駛來的貨車高速相撞,導致別克商務汽車完全報廢。然而,讓車主馬莉驚訝的是:汽車在每小時108千米的碰撞下報廢,安全氣囊竟然沒有彈出,經多次與別克廠商聯系,僅僅得到經銷商“碰撞力度不夠”的口頭答復。對于別克廠商的怠慢態度,車主馬莉在對別克廠商感到憤怒的同時,提出質疑——安全氣囊到底在什么條件下才能起爆?
出差途中發生車禍
馬莉說她至今心有余悸。
2009年8月10日,馬莉乘坐別克商務車到新疆出差,當行駛到庫爾勒某路段的時候,因司機犯困打瞌睡,與對面駛來的一輛大貨車高速迎面相撞,別克商務車幾乎完全報廢,司機受傷;大貨車則沒有太大損失,隨后,對方向馬女士賠償了9500元錢了事。
馬莉回憶說,她當時忙于處理事故后的賠償事宜,無暇關注汽車的自身問題。事后,馬莉在旁觀者驚訝的討論中,才驚訝地發現:汽車在高速碰撞下,駕駛室和副駕駛室的安全氣囊均未彈出。(法制周報新聞熱線:0731-84802117)這下馬女士生氣了,花近30萬元購置這輛轎車,看重的就是安全性能,別克商務車配備駕駛室和副駕駛室兩個安全氣囊,可是與大貨車高速迎面相撞,兩個安全氣囊竟然都未彈出。
車主馬莉稱除了發生嚴重的事故導致汽車報廢外,更讓她痛心的是別克廠商冷漠的處理態度。
事故發生后,馬莉稱意識到安全氣囊的問題后,當即與別克廠商聯系,但是,別克公司方并未安排工作人員前往查看事故現場。隨后,馬莉多次撥打別克總部的電話,得到的答復是,“這樣的事情很多,你們就不要再找了,沒用。”最后,別克廠商不得已,才安排她去別克當地的經銷商咨詢。
隨后,馬莉和同車人員將汽車殘骸拖到別克汽車新疆當地的經銷商處。馬莉回憶說,別克經銷商幾乎是沒怎么聽她的陳述,只是簡單的看了看汽車殘骸,就表示,“不是正面碰撞,撞擊力度不夠。”
馬莉很氣憤,她認為別克經銷商根本就沒有查看現場,也沒有進行任何檢測,就迅速得出“廠商無任何責任”的結論。
檢測車速為108邁
汽車報廢,司機受傷,廠商冷漠,面對這一連串問題,馬莉決定通過法律途徑向別克廠商討個說法。
隨后,新疆庫爾勒當地的交警部門應馬莉的要求,申請當地司法鑒定機構進行鑒定。2009年8月25日,中信司法鑒定中心得出結論,并向委托單位出具了《物證鑒定書》。
鑒定書的檢測及結論顯示:粵B-KB53?號車(馬莉的車)左前角受損,左側軸距減少,接觸寬度170cm,深度180cm,新A-630鬃號車(迎面撞上的車)右后輪無氣壓,右側后橋位移,左側油漆有擦刮印痕,由兩車受損部位可確定粵B-KB53?號車左前角與新A-630鬃號車左側碰撞接觸。(法制周報新聞熱線:0731-84802117)粵B-KB53?號車與新A-630鬃號車碰撞接觸點縱向位置在粵B-KB53?號車右前輪以西3.8m,橫向位置在現場路面南側路邊以北3.2m位置處;同時得出結論,粵B-KB53?號車事發前行駛速度為108km/h。
面對這樣一個結論,馬莉再次困惑了:發生碰撞時,她所駕駛的別克商務車寬達1.7米碰上了對面的大貨車,這難道還是廠商可以免責的“不是正面碰撞”?所謂的正面碰撞,難道必須是整車在車身正面零度角碰撞才算正面碰撞?難道汽車局部位置,以10?角碰撞,都不能達到安全氣囊彈出條件?何況撞擊時的速度高達108km/h。
專家稱“一定角度可致氣囊彈出”
3月23日,本報記者撥打了別克汽車客服熱線“800-820-2020”,值班工作人員表示將安排相關負責人聯系記者。
隨后,別克公司方負責人任先生告訴記者,事故中,安全氣囊是否爆開取決于碰撞發生時車輛氣囊系統的狀況、車輛與被撞物體之間的相對速度、碰撞角度、碰撞雙方的碰撞部位、碰撞雙方的的物理形狀和變形能力等因素。因此,事故后的車輛損壞情況,人員受傷情況和車輛修理費用并非氣囊是否爆開的科學依據。
任先生還告訴記者,安全氣囊的爆開是與多方面因素有關的,簡單的靠是否爆開不能判斷一個車輛或者該車上所裝的安全氣囊系統是否存在質量問題,如果事故發生時,氣囊的工作狀態是正常的,而因為碰撞角度、碰撞部位等原因沒有達到氣囊控制單元所要求的氣囊起爆標準致使氣囊不彈出,則屬于正常情況。因此事故后的車輛損壞情況,人員受傷情況和車輛修理費用并非氣囊是否爆開的科學依據。(法制周報新聞熱線:0731-84802117)本著對客戶負責的態度,任先生建議由別克公司進行技術鑒定,或雙方共同委托具有相關資質的第三方對于車輛氣囊進行鑒定,根據鑒定結果商議處理情況,如客戶對此不認可,建議客戶走司法途徑解決。
對汽車安全氣囊彈出的條件,《法制周報》記者進行了調查了解。一業內專家表示,的確如別克廠商所言,汽車安全氣囊彈出需要達到一定的條件。
該專家指出,輕微的碰撞不會導致安全氣囊彈出。一般說來,車輛以50公里時速撞向剛性墻壁或剛性障礙物,安全氣囊就會彈出,有些品牌的汽車標注安全氣囊彈出的速度條件僅僅為30公里/小時;同時,正面碰撞也是安全氣囊彈出的必要條件,只有在車輛正面一定角度范圍內,才是打開安全氣囊的有效碰撞范圍。例如:桑塔納2000在車身正面左右各30?以內,受到重創就會打開安全氣囊。
需要強調的是,系好安全帶是安全氣囊發揮保護作用的一個重要條件。而本報記者更要提醒的是,安全駕駛才是規避風險的不二法門,配備再安全的保護裝置,疏忽大意同樣可能釀成大禍。
國家質量技術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網站顯示:2009年,中國汽車市場共召回56次,涉及車輛135.5萬輛,其中因安全氣囊設計問題召回的就有9715輛。河北、天津、遼寧、江蘇、江西、四川等六省市消費者協會(消委會)已于2009年10月14日,聯合向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遞交《關于盡快出臺汽車安全氣囊國家標準的建議函》,呼吁盡快制定并出臺汽車安全氣囊國家標準。
2009年1月17日晚,上海的杜先生駕駛奇瑞瑞虎車發生意外事故,不幸身亡。據調查,當時正副駕駛位置的安全氣囊一個都沒打開。(法制周報新聞熱線:0731-84802117)奇瑞方的初步結論是:車輛主要撞擊方向與正前方明顯存在著一定的角度差異。本次事故中氣囊未起爆,是因為達不到氣囊的起爆條件。
越來越多消費者對安全氣囊的擔憂也揭示出:由于沒有安全氣囊國家標準,導致氣囊質量合格與否沒有統一判定依據,一些汽車廠商在處理此類糾紛時,動輒就拿“撞擊角度不對或力度不夠”來推卸責任,這種解釋目前已經成為汽車廠家的“潛規則”。
記者 伍洲奇 何金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