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島局幫助進口棉花企業維權
郭運生 王玉娟 殷培軍
隨著全球經濟復蘇,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大幅增長,國內進口棉花數量激增。2010年,僅前兩個月,黃島檢驗檢疫局共完成棉花檢驗檢疫357批次、7.85萬噸,貨值1.4億多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15%、140%和225.8%。
棉花進口激增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全球經濟的復蘇,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大增,國產棉已不能滿足企業需要。二是我國棉花生產總量基本封頂,棉花種植面積大幅提高有較大難度。三是受氣候、病蟲害等不利因素影響,我國棉花產量有所下降,推動了以棉花為主的紡織原料需求。四是進口棉花品質優于國產棉花,國產棉花無法滿足企業對高端紡織品服裝的需求。五是青島保稅港區具有獨特的保稅倉儲、區內銷售、分撥功能,外商棉花通過進保稅區倉儲與用棉企業“零距離接觸”,可縮短交貨期。六是印度棉花價格偏低,進口數量增長迅猛,成為僅次于美國后的我國原棉進口的主要來源地。
隨著進口棉花急劇增長,接踵而至的問題也越來越多。一是進口棉花攜帶疫情及有毒有害物質十分嚴重。僅2009年,黃島檢驗檢疫局從進口棉花中共截獲國家禁止進境的各類有害生物100多批次,同時發現棉花摻有棉籽現象較為嚴重。二是進口棉花總體質量水平呈下降趨勢。2009年進口棉花總體質量水平與2008年相比,品級、長度、細度、強力降級比例均有不同程度增加。而且棉花到港后的品質與進口合同不符,有弄虛作假摻雜陳棉、油漬棉、污染棉、霉爛棉花等現象。三是進口棉花的重量與合同要求有不同程度的差異。批次短重,重量短少問題在不同國別、不同進口商的貨物中時有出現。四是棉花包裝材料五花八門。有麻布、塑料編織袋、坯布、無紡布等,部分棉花中夾帶異性纖維,給棉紡企業清理“三絲”工作帶來困難,也給紡織企業生產造成嚴重的影響和直接或間接的經濟損失。
鑒于進口棉花存在的上述問題,可能對我國紡織企業、農業、林業生產安全或生態環境構成威脅,黃島檢驗檢疫局采取多項措施,積極幫助進口棉花企業維護自身權益。一是及時檢驗,提高效率。鑒于進口棉花到貨時間的不確定性和檢驗周期較長等特點,檢驗檢疫部門根據代理公司和倉儲企業到貨檢驗檢疫申請,及時進行檢驗檢疫,提高棉花在進口檢驗和裝卸倉儲環節上的效率。二是加強進口棉花的檢驗監管。要求企業在與外商簽訂合同時,進一步明確進口棉花的包裝和責任條款,并盡量要求包裝統一,嘜頭標記清晰,以便在出現質量問題時,檢驗檢疫部門以合同要求(條款)來出具索賠證書,維護和保障企業的利益;建議企業要求外商提供詳細的裝箱單,批號、包號、毛重、皮重等一一列出,并與棉包上的相對應;提醒企業在棉花的進口報檢單上注明索賠期,遇到問題積極與檢驗檢疫局溝通,避免遭受不必要的損失。三是幫助企業培養棉花檢驗檢疫人才。幫助進口棉花企業和倉儲公司熟悉國際經濟法,輔導其學習必要的棉花專業知識和國際貿易知識,增強爭端解決能力。四是及時出具索賠證書。存在問題的棉花一旦進來了,檢驗檢疫部門要求企業必須保留樣品、暫停使用,建議外方到現場看貨并確認,配合棉花進口企業及時、準確地出具證書,協助企業根據《棉花買賣合同》中的規定向外商提出索賠,切實維護國家和企業的經濟利益。
《中國國門時報》
郭運生 王玉娟 殷培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