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早報記者 肖蓓 鄒娟
近日,央視曝光許多打著黑龍江五常“稻花香”旗號的大米,實際上是用雜牌米加香精拌出的假冒香米。昨天,上海各超市紛紛展開自查,暫未發現被曝光問題米廠的產品。家樂福則。
近日,央視曝光許多打著黑龍江五常“稻花香”旗號的大米,實際上是用雜牌米加香精拌出的假冒香米。昨天,上海各超市紛紛展開自查,暫未發現被曝光問題米廠的產品。家樂福則率先對所有五常香米下架。
昨天,記者在上海市場走訪獲悉,滬上五常香米多為金龍魚、福臨門旗下品牌。公司方稱,大米產品采用訂單農業、循環經濟模式,直接與產地、農戶對接,產品上市前經質監部門嚴格檢測。
曝光:
大米“輸液”變香米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黑龍江省五常市出產的大米被認為是最好的國產大米之一,價格遠遠高于普通大米。其中,五常“稻花香”更是只有五常才能生長出的一個水稻品種。
據央視《消費主張》披露,在西北地區最大的糧油批發市場——西安糧油批發交易市場及附近,許多大米都打著黑龍江五常“稻花香”的旗號,實際上卻是用湖北大米、江蘇大米與東北大米進行混合加工的“調和米”。為了使假冒的五常“稻花香”大米有香味,在加工過程中添加香精,在這里幾乎已是公開的秘密。據說,加工10噸“香米”,需要不到1公斤的香精。
而在原產地,五常香米竟然也難逃被假冒、被變“香”的厄運。在五常市,央視記者先后走訪了10余家大米加工廠,發現從五常賣到外地的大米中,很少有純正的五常大米或者純正的五常“稻花香”。為了獲取更高的利潤,五常市的許多大米加工廠一般都拿比“稻花香”便宜很多的“639”或并非五常產的普通長粒冒充“稻花香”。
不光是大米加工廠摻假,米廠從農民手中收稻子時,收來的稻子已經不是純的,而是摻有別的品種。一些米廠負責人告訴記者,五常市每年向全國各地銷售的所謂五常米近1000萬噸,這遠遠高出五常大米每年80萬噸的產量。
上海:
各大超市紛紛自查
昨日,記者走訪滬上多家賣場,在卜蜂蓮花正大廣場店,大米專賣區被單獨列了出來。一種名為“香滿園御品國珍五常香米”放在醒目位置。這種5千克一袋售價59.9元的大米生產日期為今年1月27日,不過,產地標明為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另一種東北大米標為“原糧品種,五常稻花香”,名為“金龍魚原香稻”。這種5千克/袋售價為69.8元,生產日期為今年3月9日,產地為五常市,并標有“五星生態保鮮”字樣。
還有一種為“福臨門金典長粒香米”規格5千克一袋,產地也為五常市,其生產商是五常市天禾米業有限公司,地址為黑龍江五常市背蔭河鎮蘭旗村。卜蜂蓮花正大廣場店大米專柜銷售員表示,五常大米一直在這里銷售,周末一天就能賣出去好幾袋。
在大潤發大寧店,名為“東北大米金龍魚原香稻”產地為黑龍江五常市,5千克一袋,生產日期為今年5月27日,現在已在打折銷售,原價為73.2元,現為62元。銷售員表示,降價與“問題五常香米”無關。
在家樂福真北店和華聯吉買盛彭浦店,記者同樣看到規格5千克一袋,售價為80元的“福臨門稻花香米”,原糧產地為黑龍江五常市。
在得知“五常香米摻假”的消息后,上海家樂福、卜蜂蓮花、農工商、麥德龍等超市紛紛開始自查,初步調查沒有發現央視曝光的問題廠家的產品。
家樂福表示,雖然目前超市銷售的五常香米與曝光的生產廠家不一樣,但是本著對消費者負責的態度,超市已經把所有五常香米全部下架,要求供應商提供詳盡的報告。卜蜂蓮花表示,經過檢查,超市銷售的五常香米都是從正規渠道進貨,沒有被曝光工廠所生產的產品。
農工商超市質檢部相關人士表示,農工商超市銷售的40多個品種的大米都是超市自己的生產基地生產的,其中黑龍江大米是綏化地區生產的。超市對各生產基地的質量都有要求,大米的品種在年初時就和生產基地定好,從種植到銷售都是超市直接控制,摻雜使假、品種互混的問題絕對不會出現。
業內:
確有人生產大米香精
記者了解到,2009年衛生部就專門發公告:大米等糧食生產者不得在生產加工過程中使用香精香料。目前,國家對大米的檢測并不包括香米純度檢測,由于無相關標準,市場上的香米是否純天然或加了香精,無法判斷。
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一些批發市場銷售的大米問題比較大,除了缺斤短兩,還存在摻雜使假的問題。前幾年,射陽大米就有很多假冒的。近幾年,隨著東北大米越來越受上海市民青睞,一些好品種難保沒有摻雜使假的。該人士就曾發現,有上海的香精公司專門生產大米香精。
當然,標明產地為五常的大米未必就都有問題。記者聯系到金龍魚相關人員,據介紹,該公司在黑龍江開展訂單農業、循環經濟的模式。即直接與當地農業合作社合作,到產糧區直接采購,產品經檢測合格才上市。
業內人士提醒消費者,真正的五常香米呈半透明狀,看起來晶瑩剔透,跟后加工拋光的完全不一樣。捧起來能聞到一股淡淡的米香,而添加了香精的香米聞起來有些刺鼻。如果用手一搓,假香米會有強烈的香味留在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