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經常手頭資金不足的人們來說,信用卡絕對是他們的“天使”,不僅可以滿足自己的消費欲望,而且辦卡的手續也越來越簡便。
最近不少銀行又發動了推銷信用卡的攻勢,辦卡即送貴重禮品、免年費、不需擔保、不需財產證明,甚至不需要穩定收入證明……這種情況下,誰能無動于衷呢?
不過,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在辦卡贈送禮品、免年費等種種誘惑背后,銀行是絕對要賺回這個成本的。而作為持卡人,稍有不慎就會落入“圈套”,為“小方便”付出代價。下面是一位用卡達人saf8584總結的用卡提醒。
“最低還款”要付循環利息
很多人喜歡使用信用卡的最低還款額來緩解資金上的壓力。但事實上,使用它,你是要支付日息為萬分之五的循環利息的。一般時候,循環利息的金額不會超過100元,所以很多持卡人忽視了這部分資金,但事實上,銀行主要就是盯住這個循環利息,靠這個賺錢。
舉個例子,張先生信用卡的欠款是1000元,他選擇最低還款,也就是1000×10%=100元,其余的900元要支付萬分之五的日息。假設張先生每月的賬單日是5號,還款日是25號,如果他在6月30日前只償還了最低還款額100元,則7月5日的對賬單中循環利息為15.25元。
計算方式如下:1000元×0.05%×26天(6月5日-6月30日)+(1000元-100元)×0.05%×5天(7月1日-7月5日)
建議持卡人每月一定要全額還款,除非你的資金緊張,確實不夠支付,為了資金周轉才交付最低還款。否則,你就是在不停地給銀行小費。
“自動還款”有時是費二遍事
很多人越來越難以忍受每個月去銀行為信用卡還款,而最終會選擇辦理一張儲蓄卡,設置自動還款業務,每月自動還款。但是,仔細琢磨你會發現,原本用儲蓄卡就直接支付,現在變成了先用信用卡透支,再用儲蓄卡支付,對于持卡人來說是“費二遍事”;而且,很多人為了保證儲蓄卡的金額足夠給信用卡還款,都會以活期的方式存入大量的資金,這意味著持卡人只能賺取活期0.36%的低利息,影響到理財收益。
而對于銀行來說,無論是消費者劃信用卡消費還是辦儲蓄卡還款,都是有利可圖的。
三年的積分只能換個茶杯
信用卡積分可以用來干什么?通常可以用來換取商品。但正常的商品往往需要天價的積分,普通消費水準的話,你攢三年的積分,大概只夠用來換個“名牌”茶杯。 (三年年費完全可以買一個質量相當不錯的杯子了。 )
就算你有很多積分,又很想用掉積分,但是銀行可供交換的商品畢竟有限。這時候銀行又出高招兒了,譬如憑借積分打折購買某些特定產品之類的。那么,持卡人想用掉積分,還要花錢買特定產品,這樣持卡人消耗積分的同時又花了一筆錢。
無息分期付款多有附加條件
如今很多信用卡都號稱提供無息分期付款,但是你拿到信用卡后就會發現,這種無息分期實際上很無聊。因為一般銀行只會指定某些商品讓你分期,或者某些賣場的某些商品。當然,這些特定的商品肯定又包含了銀行和商家以及廠家的貓膩,你大可以在一些網絡交易平臺上用更便宜的總價購買。
另外,即便是銀行不指定商品,但是也會提出“手續費”的要求,這個手續費實質上就等價于利息。只有極少數銀行真正推出了無息分期付款(無手續費、無指定商品),但通常是有限額的,并且一次只能交易一筆,要還完了才能交易下一筆。
看了這些信用卡消費暗藏的“貓膩”,當你興沖沖激活一張信用卡去用銀行的錢消費時,千萬要理智。
記者 孫哲 實習生 李靖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