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媒體報道的有女嬰疑因食用某一品牌乳粉導致性早熟問題,衛生部新聞發言人鄧海華10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衛生部對此高度重視,已經責成湖北省食品安全監管領導小組辦公室進行調查處理。鄧海華同時表示,兒童性早熟致病原因比較復雜,不能斷定患者與特定的食物或者環境之間有何種關系。
檢測和會診都已展開
鄧海華說,衛生部已關注到媒體的報道,按照《食品安全法》第14條有關規定,對于媒體報道的懷疑可能存在安全隱患的奶粉,已責成湖北省食品安全監管領導小組辦公室盡快核查并妥善處理,一有結果將盡快公布。
據了解,湖北省食品安全監管領導小組辦公室已經組織當地有關部門進行調查處理,抽取該品牌樣品進行實驗室檢測,并組織醫學臨床專家對女嬰進行會診。同時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分析女嬰患病與食用奶粉之間的關聯。
兒童性早熟原因復雜
鄧海華說,兒童的性早熟在臨床上應該有嚴格的、科學的診斷標準,它分為真性性早熟和假性性早熟。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假性性早熟中的單純性乳房發育是女孩發育過程中最常見的性早熟現象,發病率是千分之二。
他說,對于兒童性早熟致病原因,專家認為比較復雜,絕大部分病因不明。無論是單純性的乳房早發育還是真性的性早熟,都還不能斷定患者與特定的食物或者環境之間有何種關系。
即將公布奶粉雌激素檢測標準
列席昨天發布會的農業部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研究員王樹槐稱:“對奶粉雌激素檢測,農業部規定了不得檢出的限量標準,制定了相關的檢測方法。目前,農業部公布了動物性食品,包括肉、蛋的檢測方法,奶粉的標準即將公布。”
圣元表態:奶源系進口沒有問題
在昨日衛生部新聞發布會結束后不久,圣元公司即在其官方網站發表聲明,公開回應衛生部新聞發布會。回應稱:“圣元尊重衛生部的客觀立場,和對此事給出的科學、公正的回答;同時圣元也希望湖北政府部門盡快公布檢測結果,還原事實真相,幫助患兒盡早查明患病的真正原因,不僅還事實一個公道,更能使患兒得到對癥的治療,早日康復,健康成長!”
圣元國際集團公關部經理張迎玖介紹,圣元的優博、優聰等系列產品的奶源都是純進口。但記者發現,圣元官方網站稱“精選來自歐盟純凈牧場的優質奶源”,而其在美國發布的年報卻顯示其奶源進口自新西蘭。
另據報道,對于圣元表示將起訴鳳凰衛視等媒體,鳳凰網CEO、鳳凰衛視副總裁劉爽昨日回應稱,將奉陪到底。
專家評論
奶粉如含激素 影響將超三聚氰胺事件
據有關部門消息,農業部已經向湖北省提供檢測激素方法。由于奶粉過去沒有激素檢測項目,也無相應標準,有關方面正進行論證,將盡快公布調查結果。
昨日下午,設在武漢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武漢市食安辦工作人員表示,主管此事的是武漢市食安辦,統籌的是湖北省食安辦。
昨日,農業部資深乳業分析師、中國奶業協會理事陳渝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奶粉導致嬰兒性早熟”這種說法他多年來也是第一次聽說。他分析稱,若到時候相關部門檢測出圣元奶粉中含有激素,那么就不僅是圣元這么一個產品、一個品牌的問題,對國內整個行業,甚至全球的乳品行業都是一個地震,“它帶來的影響將比之前的三聚氰胺事件更為嚴重”。
相關新聞
各地又現“性早熟”病例
《京華時報》:家住北京豐臺區王佐鎮一名一歲零幾天的女嬰小英(化名),被良鄉醫院兒科醫生診斷為激素過剩引發的性早熟。此前,該女嬰已飲用圣元奶粉半個月。
《南方都市報》:廣州的廖先生女兒去年8月出生,今年5月底被發現乳房有硬塊。廖先生看到圣元奶粉的報道后說:“我女兒只喝過這個牌子的牛奶。”
《大河報》:在河南鄭州一家醫院,一個上午檢查了8個嬰幼兒,其中3個查出是性早熟。
延伸閱讀
奶粉中不得含有激素
為加強奶牛養殖過程中的用藥監管,按《獸藥管理條例》規定,農業部發布了《動物性食品中獸藥最高殘留限量》,對有關雌激素類的藥物作出了明確規定,制定了奶及奶制品中雌激素檢測方法標準,并禁止使用已烯雌酚及其鹽、脂、醋酸甲孕酮等物質,也就是說,不應在奶粉中檢測出激素。
綜合新華社、羊城晚報、東方早報、法制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