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處方藥異維A酸 記者追訪發現 該藥網上熱賣 相關企業表示對通報情況不知情
日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通報稱,常用于治療青春痘的異維A酸 (舊稱異維甲酸)口服劑可導致嚴重的皮膚損害,其他不良反應包括抑郁自殺等。建議醫生與患者溝通藥品的潛在風險信息,權衡用藥利弊。
昨天記者通過國家藥監局網站查詢獲悉,目前,生產異維A酸相關產品的涉及19家公司。不過,記者追訪各企業發現,多數企業表示對藥監局的這個通報“不清楚”。
藥監通報
“戰痘”藥異維A酸可致抑郁
藥監局通報稱,自2004年至2010年7月15日,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共收到異維A酸口服制劑病例報告259例,其中嚴重病例4例。
通報稱,異維A酸可能引起精神系統紊亂。患者可出現情緒不穩定、精神異常癥狀,并可能出現攻擊行為、抑郁或自殺行為等罕見不良反應。
因此,建議醫生在開異維A酸前應詢問患者是否有精神障礙史,向患者說明可能造成的嚴重精神疾患及后果,并評估患者用藥后的精神狀況。此外,鑒于該藥對生長發育期的骨骼影響,專家建議18歲以下青少年盡量不要使用。
據悉,異維A酸是處方藥,此前,歐洲藥品管理局曾對該藥口服制劑進行了評估,認為患者使用異維A酸與出現多形性紅斑的因果關系明確。
個例回放
23歲醫生服藥期間跳樓
坊間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一個病例是,2008年7月30日江蘇宿遷一名23歲男醫生服藥期間跳樓身亡。
死者父母發現,兒子生前曾長期服用異維A酸膠丸治療痤瘡,國內生產廠家在該藥的說明書上對自殺等風險的說明比較簡略,而美國廠家的說明書上卻詳細列出“藥品可引發抑郁、幻聽、自殺…”
雖然這位男醫生的精神異常與服用異維A酸并無明確的因果關系,但其父仍把藥廠起訴至法院。最終法院認為,被告的藥品說明對可能產生的副作用未能詳盡地列舉,最終藥廠被判賠5.5萬多元,藥廠并未上訴。
探訪市場
無需處方 異維A酸網上熱賣
記者從一些購藥患者中了解到,對于該藥能導致胎兒畸形的禁忌,很多企業都在說明書中寫得很清楚,因此消費者用藥時也會十分注意,但關于影響青春期發、抑郁和自殺等不良反應,商家卻似乎都在有意回避。
此外,記者在淘寶、易趣等網上商城發現,主要成分為異維A酸的藍金組合(藍金復方紫蘇油外用膠丸、藍金異維A酸口服膠丸、藍金復方紫蘇油外用膠丸)等藥在網上熱賣。
一家淘寶網店的銷售榜顯示,8月份到目前為止由哈爾濱大中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異維A酸膠丸”一口價55元已經售出36件,藍金組合也已經售出20件。消費者無需處方就可以隨意網上訂購買到產品。
追訪企業
藥企稱對通報“不知情”
昨天,記者從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查詢獲悉,生產異維A酸相關產品的涉及19家公司,其中包括哈爾濱大中制藥公司、重慶華邦制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醫藥(集團)有限公司等。
其中后兩家為上市公司,華邦制藥的股票受到市場關注,昨日收盤價52.020元,跌幅5.18%。今天開盤價51.50元,依然維持跌勢。
隨后,記者連線了多家生產該藥的公司。在聽了記者的采訪意圖后,哈爾濱大中制藥有限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對通報情況不清楚。當記者要求轉接到廠內相關部門時,她堅持說,現在都在放假,并馬上掛斷電話,此后該公司留下的公開電話均無法接通。
上海醫藥(集團)有限公司新華聯制藥廠銷售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女士在記者講清事件原委后也表示對此通報完全不知情,她承認公司的確在生產異維A酸,但聲稱只原料,出現問題的應該是制劑公司。不過,當記者反問“原料不就是用來做制劑的么”時,她不置可否。
重慶華邦制藥國際貿易部的魏女士則表示,該公司很早之前就已經提交了異維A酸的批文,但是至今為止還沒有進入上市生產階段,問及原因,她卻沒有正面回答,只說了句“具體我也不知道”。
不過,該公司市場部一位部長稱:“我們的產品那么多,比這個安全性高的還有很多,異維A酸是維甲酸系列的一代產品,但我們生產的是二代和三代。”
專家提醒
異維A酸能致胎兒畸形
今天上午,北京醫院皮膚科主任葛蒙良告訴記者,異維A酸這種藥物在臨床上使用的比較多,主要是治療比較重的痤瘡,其藥物使用也確實存在一定的副作用。
葛蒙良主任表示,在患者服用了異維A酸藥物后,可能會出現皮膚發紅、變得干燥,甚至出現血脂高等副作用。因此,醫生一般只給成年患者用此藥,也就是說過了18歲的患者。
此外,葛蒙良主任提示,此藥的副作用最直接影響的應該是孕婦,懷孕女性如果服用異維A酸,很可能會造成孩子畸形、流產或死胎。因此,育齡婦女在治療前1個月及治療期間要采取有效避孕措施,在治療結束半年后才能生育。
文/記者 曹姍 本版文(除署名外)/實習記者 尹曉琳 制圖/周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