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藥品盒子上寫的18袋,打開一看卻只有12袋。銅梁縣政府公開信箱近日收到一封署名趙女士的群眾來信,反映“銅梁縣婦幼保健院藥品縮水、亂收費”。昨日,銅梁縣婦幼保健院有關負責人說,出現這一情況是因藥品調整后沒有及時更新藥品信息。
趙女士在來信稱,兒子咳嗽,家人帶去銅梁縣婦幼保健院看病,醫生開的是一盒銀貝止咳顆粒。拿藥后發現盒上寫的是18袋一盒,結果打開一看只有12袋。“去問開藥的醫生,醫生說去找拿藥的,去找拿藥的又說沒18袋一盒這種藥了。”跑了好幾趟,都沒有得到合理的解釋,退費也不得行。
隨后,銅梁縣政府當即轉縣衛生局調查辦理。
經縣衛生局調查,縣婦幼保健院的銀貝止咳顆粒由哈爾濱兒童制藥廠有限公司生產,10月5日之前規格為18袋一盒,每盒價格為29.70元;10月5日之后,廠家將該藥品規格改為12袋一盒,每盒價格仍為29.70元。
縣衛生局稱,由于縣婦幼保健院藥品會計工作疏忽,在錄入該藥品信息時,未及時更新調整后的藥品規格,造成藥品信息失真。對此,縣婦幼保健院藥房負責人員進行了道歉,并出示了銀貝止咳顆粒的藥品原包裝。
昨日上午,銅梁婦幼保健院藥房負責人鄧玉蘭解釋,該藥品此前是18袋一盒,哈爾濱物價部門核定的最高售價為35.80元一盒,婦幼保健院進價為25.78元,醫院按順加15%的價格即為29.70元銷售,沒有突破最高限價。目前藥房進的就是12袋一盒的銀貝止咳顆粒,跟此前18袋一盒價格一樣,都是25.78元。
18袋一盒的藥品為何少了6袋
市人大代表:減量30%價格卻不變,這是變相漲價
標注18袋一盒的藥品卻只有12袋,為何少了6袋?究竟是哪個環節導致了“縮水”呢?
昨日下午,記者輾轉與哈爾濱兒童制藥廠有限公司取得了聯系。該公司招商部一女士說,近年來由于原材料價格上漲,部分藥品確實調整了價格。對于銀貝止咳顆粒18袋一盒與12袋一盒的具體價格,該女士稱不太清楚。
隨后,記者希望能跟代理商聯系,兩次聯系銅梁縣婦幼保健院的院領導,但該負責人都未提供代理商電話。
對此,市人大代表鄧明鑒認為,無論是哪個環節導致的“縮水”,從18袋一盒減少到12袋一盒,減量達到了30%以上,而價格卻保持不變,這明顯就是藥品變相漲價,增加患者負擔,價格主管部門和衛生主管部門應加強監管,對變相漲價的行為嚴查。首席記者 李偉
不能讓藥品換個“馬甲”又出來
■陽光
藥品換“馬甲”漲價由來已久。
換“馬甲”大致有這樣一些類型,一是修改名稱,藥還是原來的藥,改個劑型,或改變一下給藥途徑,冠上新藥或者特效藥的名,隆重推出;二是更新規格,在數量上做文章,采取減少添加劑,減少顆數的方式,變相漲價;三是變換包裝,將外殼變得精美,糊弄患者,有時甚至是以降價之名,行漲價之實。
藥商如此挖空心思鉆政策空子,不擇手段“綁架”百姓的生老病死,只為維護暴利。但這樣一來,不但加劇了看病貴,甚至很大程度上沖銷與架空了國家醫改政策的惠民努力。
對此,亟須嚴堵監管漏洞,大幅削減藥品流通環節,加大打擊“進藥吃回扣”等商業賄賂的力度,拆散其中的利益同盟。同時,應有更嚴厲的處罰措施,想方設法讓一些藥換不成“馬甲”,讓其原形畢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