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的10年
如果說比爾·蓋茨對Windows的偏愛為微軟埋下了移動互聯時代危機的伏筆,有觀點認為,銷售人員出身的史蒂夫·鮑爾默就進一步削弱了微軟的創新性。
用蘋果前CEO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的話說,"做銷售的人經營公司,做產品的人就不再那么重要,其中很多人就失去了創造的激情。斯卡利加入后,蘋果就發生了這樣的事情,那是我的失誤;鮑爾默接管微軟后也是這樣。蘋果很幸運,能夠東山再起,但我認為只要鮑爾默還在掌舵,微軟就不會有什么起色。"
1983年,喬布斯用"你愿意一輩子賣糖水"的人生哲學式問題,從百事可樂挖來約翰·斯卡利(John Sculley)擔任蘋果聯合CEO。短暫的蜜月期之后,兩人在公司應該專注盈利還是創意上產生分歧,最終斯卡利在董事會取得上風,喬布斯被迫離開。然而,利潤至上主義損害了蘋果產品線,缺乏市場吸引力的產品令公司陷入了重重危機。1995年,喬布斯重掌帥印后推出一個個創新性產品,帶領蘋果走向巔峰。
微軟并未出現蘋果式的好運。2000年,蓋茨將指揮棒交給鮑爾默,后者聲稱他首先考慮的不是讓微軟"扮酷",而是利潤。
在那個PC作為主要IT消費品的時代,利潤至上的微軟將大部分精力放在了操作系統上,相繼推出了Windows 2000、Windows XP、Windows Me、Vista和Windows 7等操作系統,微軟在PC市場的份額超過90%。
微軟確實收到了豐厚的回報。2001年至2010年間,微軟凈利潤增長155%,營收增長147%."世界上沒有任何公司能比微軟實現更多的利潤。"鮑爾默在2010年出訪印度時說。
鮑爾默的話音剛落,移動互聯網就改變了這一切。到2012年第一財季,蘋果iPhone營收達到227億美元,超過了微軟自1975年以來推出的Windows、Office、Xbox 360、Bing、Windows Phone及所有其他產品的總和的174億美元。僅用了5年時間,蘋果就憑借iPhone在移動市場上打破了微軟神話。
"iPhone 的出現真正地滿足了消費者的期望。"NPD 集團消費科技分析員羅素·羅賓 (Ross Rubin)說,"應用程序,如社會網絡和游戲已成為開發的重點,再結合蘋果的零售業務和市場優勢和設計,蘋果已成為微軟的主要挑戰。"
手機市場上,雖然微軟從2003年起就推出了基于Windows CE內核的Windows Mobile操作系統,但相較于擁有豐富應用的iPhone,Windows操作系統精簡版的手機顯得相當乏味,自然被消費者拋棄了。
于是,微軟在2008年4月完成了對手機集成開發商Danger的收購,后者曾開發在美國年輕人中相當熱門的Sidekick手機。隨后秘密啟動由J·阿拉德領導代號"Project Pink"項目,微軟高級副總裁安迪·里斯(Andy Lees)同時領導另一團隊負責Windows Phone的研發。
兩線作戰的結果是引發了微軟的內部斗爭。據知情人士透露,由于安迪·里斯擔心阿拉德盜取自己團隊的構思和資源,不斷阻撓"Project Pink"的研發。2010年6月,作為"Project Pink"成果的KIN手機在上市兩個月后停產,宣告項目失敗。
安迪·里斯主導的Windows Phone卻遲遲未見蹤影,直到2010年10月11日才正式發布操作系統Windows Phone. 2011年2月,微軟與諾基亞達成全球戰略同盟,同時合作伙伴戴爾、HTC、三星等也開始推出搭載該操作系統的智能手機。
Windows Phone來得太晚,市場空間已為迅速崛起的Google占領。Gartner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第一季度,Android操作系統的市場份額正式超過微軟Windows Mobile,成為全球第四大手機操作系統。同年第三季度,躍居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第二位。不過,IDC看好Windows Phone市場前景,認為到2016年所占份額將超過19%。
由于PC市場的持續疲軟和移動戰略失誤,據市場研究機構FactSet統計的數據顯示,微軟股價在過去十年的總收益(包括股息)為-0.2%。國外媒體將此稱之為微軟"迷失的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