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鏈競爭
"微軟正在蘋果化。"《福布斯》專欄作家馬丁·索斯洛夫(Martin T Sosnoff)對鮑爾默的變革如是評價。
的確,鮑爾默給微軟開出的"藥方"有些像蘋果崛起路線圖的翻版。在喬布斯搭建的統一的iOS平臺,從最初的音樂播放器iPod和iTouch,發展到后來的智能機iPhone和平板電腦iPad,蘋果不斷攻城略地。如今,微軟如法炮制--建立以Windows 8為平臺,打造一個包括PC、平板電腦、手機、Xbox在內的完整生態系統。
微軟沒有完全復制蘋果,它放棄了掌控從平臺到終端全產業鏈的野心,選擇繼續與OEM廠商達成緊密合作。事實上,微軟能主導PC市場的原因之一,就是擁有廣泛的戰略伙伴。據辛諾夫斯基介紹,"目前有超過1000款PC通過了Windows 8認證,開放了31個市場、109個語種的應用商店。"聯想、惠普、宏碁、華碩等基于Windows 8的PC將登場亮相。
不過,平板電腦可能才是Windows 8操作系統更大的市場。當Windows部門副總裁邁克·安吉洛(Mike Angiulo)用Surface演示,在Windows 8平臺上通過Office 2013與Office 365在線服務綁定,打通了Office與云存儲服務SkyDrive實現移動辦公時,全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這是目前只注重娛樂性的iPad和Android平板電腦無法匹敵的。
IDC因此認為,微軟平板的市場份額有望從2011年的1%提高到2016年的16%。
智能手機市場上,采用了和Windows 8共同內核的Windows Phone 8不僅支持同步XBox和Windows 8 PC上的游戲,還能夠在這些設備之間輕易地共享文檔、圖片、音樂等。"以Windows為大平臺,通過云計算微軟實現為用戶提供跨設備、跨平臺的一致使用體驗。"張永利總結道。
對微軟來說,這個宏偉的戰略并不容易實現。在移動互聯時代一家說了不算,需要產業鏈上各方面配合,先一步起步的蘋果和Google在硬件、平臺、第三方應用各個方面都處于領先地位。
目前,Google主導的Android體系是一個由34家手機和平板廠商、軟件開發商、電信運營商、芯片制造商、84家硬件制造商、軟件開發商,以及電信營運商組成的手機聯盟,蘋果則憑借強大的整合性讓產業鏈上的每個環節各司其職。雖然微軟早就在PC行業積累起強大的OEM合作團隊,但由于微軟的遲到,OEM廠商們大多開發著基于Android的產品。
應用市場上, 三方的差距更加明顯。美國手機平臺開發商Appcelerator和IDC聯合對應用開發者進行的意向調查顯示,開發者們更愿意為iOS和Android平臺開發應用,兩者的比例分別是85%和66%。相較之下,只有33%的應用開發者愿意為微軟平臺開發應用程序。對于Windows 8是否能成為易于發展的平臺,仍持"謹慎觀望"的態度。
即使在微軟聯盟內部,也出現了雜音。"微軟都來參與硬件生產,我們OEM廠商還能干什么?Acer將重新考慮與微軟的合作關系。"宏碁首席執行官王振堂在接受《金融時報》采訪時,明確地表達了他對微軟推出Surface的嚴重不滿。
張永利認為,硬件產品市場的差異化和多樣化正在實現。"Surface平板電腦只是其中的一個產品,微軟的合作伙伴提供了各種激動人心的外觀選擇以及新的計算可能性。"事實上,惠普、聯想都表示過Surface不足為懼。聯想CEO楊元慶更是底氣十足地表示,"他們在軟件上很強,但我們認為他們無法提供世界最佳的硬件,聯想可以。"
張永利還指出, 微軟也將對應用商店的開發者采取更寬厚的政策。"對于收入在25,000美元以上的應用,開發者將擁有80%的收入。如果開發者使用他們自己的商業引擎,則擁有100%的應用內的購買收入。"
為了讓消費者加大對Windows 8的信心,微軟還加大了廣告宣傳。鮑爾默指出"我們將繼續在全球范圍內展開瘋狂的營銷攻勢,大力推廣Windows Phone 8和Windows 8."據美國《廣告時代》(Ad Age)網站報道,微軟將為推廣Windows 8斥資10億美元。在宣傳策略上,也重歸微軟的輝煌時代--"Windows 8是很酷的生活方式產品"這一理念。
第三章 機遇與挑戰并存
IT產業已進入一個云+端的時代,誰贏得這個平臺的競爭,誰就有下一代IT產業的主導權。
"這只曾在移動互聯網上毫無作為的巨獸又回來了。"有業內人士感嘆。全球知名金融機構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也聲稱,微軟將由挑戰者搖身一變成為最具優勢的公司。
"在建立統一的Windows 8平臺基礎的同時,扶持OEM廠商和應用開發者,以形成規模效應最終實現雙贏。微軟不僅有望挑戰蘋果和Google的移動互聯網優勢,Bing、Xbox Music、Kinect、SkyDrive、Office等微軟旗下其他產品也通過Windows 8的有機組合煥發出了更強的生命力。"上述人士指出。
不過,也有不少人懷疑Windows 8的出現能在多大程度上改變移動市場目前態勢。"這個系統不能兼容現有的大量Windows 軟件,相較于已經成規模的蘋果和Android市場,應用又太少。用戶為何會想要更新設備呢?"《華爾街時報》專欄作家霍爾曼·詹金斯(Holman W. Jenkins, Jr)提出質疑。
目前的態勢是,移動不一定成功,不移動則絕對會死。微軟只有選擇后者才有機會絕處逢生。
蘋果的憂患和Google的難題
微軟在被逼至絕境的同時,機會的大門也在打開。
喬布斯離世后,繼任者蒂姆·庫克(Tim Cook)不足以讓蘋果維持創新力,推出的產品只在性能上有所提高卻再未展現"改變世界"的魄力。受此影響,蘋果從705.07美元最高單股和6634.7億美元市值一路下跌至11月15日單股522.62美元的近半年新低,市值縮水25.5%。
創新乏力改變著消費者的態度,瘋狂的追捧不復存在,蘋果產品出貨量隨之大幅下滑。今年第三季度,蘋果在平板電腦市場上所占份額已經下降至50.4%的歷史新低,智能手機的份額降至14.9%。一年前,iPad仍占據平板市場近90%的份額,iPhone也在智能機市場獨領風騷。"蘋果最終將重演微軟在PC行業的歷史,由占據行業主導地位的創新者淪為一個僅僅是被邊緣化的細分市場的主導者。"國外分析人士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