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財報還暴露了另一個問題--曾經的明星產品iPod和iMac出現了銷售下滑的跡象,這一季僅售出 400萬臺Mac,同比增長只有2%;680萬部 iPod銷售量同比下滑10%。庫克將此稱之為蘋果產品間的"蠶食現象"。在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主辦的舊金山科技互聯網大會上,庫克就預測,"iPad的迅猛發展可能會影響到其Mac的銷量和營收。"
10月31日,蘋果兩名主管的辭職更為這家公司的未來增添些許不確定性。"這是蘋果15年來最大的人事變動。"分析人士指出,"比起零售業務主管約翰·布洛威特(John Browett)離開,iOS系統主管兼高級副總裁斯科特·福斯托爾(Scott Forstall)在蘋果工作超過15年,被認為繼承了喬布斯衣缽。他的離開預示著iOS或將出現重大變革。"
蘋果正在遭遇"市值第一"魔咒,Google在不可一世下也暗藏難言之隱。
Android雖然憑借開源迅速占領了市場,卻在不知不覺中踩到了一系列專利地雷,而地雷的埋設者是蘋果、微軟和甲骨文等最難纏的公司。它們都向Android陣營企業提出專利訴訟。最引人關注的莫過于蘋果與三星的世紀專利大戰。
8月底,美國加州圣何塞地區法院判決三星侵犯蘋果公司6項專利,需支付10.5億美元賠償金和4億美元律師費。雖然三星不認可結果并表示繼續上訴,但此類判定仍可能成為懸掛在Android陣營上空的"達摩利斯之劍",在某一天改變市場走向。
此外,靠互聯網起家的Google雖有操作系統在手,卻在產業鏈方面遜色于蘋果和微軟。為了彌補這一短板,斥資125億美元"豪賭"摩托羅拉,后者在移動領域擁有超過1.7萬條專利和7500條申請中專利,這使Goolge擁有了與蘋果、微軟角逐專利的充足"彈藥"。但摩托羅拉并未推出任何一款產品具影響力的終端產品,Google還有很長路要走。
這一切,無形中都為微軟爭取到更多的時間。
尷尬與生機
在《華爾街日報》主辦的D10數字大會上,蘋果CEO蒂姆·庫克再一次對Windows 8提出了批評:"微軟Windows 8在傳統的操作系統基礎上增加觸摸屏功能,而讓PC廠商可以推出筆記本和平板電腦的混合型產品,這種思路本身就有問題的。平板電腦和傳統的PC有著很大的區別,強行將這兩種產品混在一起只能讓它們的優勢都無法體現出來。"
從競爭的角度來看,庫克的言論很容易被看成是對鮑爾默昔日稱iPad為"板磚類似的物品"的反擊,但蘋果已經用iPad現身說法證明,"產品是一個妥協和權衡過程,你必須作出艱難的決定。如果你不這樣做,你難以創造出最好的產品。"蘋果iPad放棄了商務功能,定位在便攜的娛樂設備--"娛樂",這正是iPad征戰移動互聯網市場的核心競爭力。
智能手機市場上,Windows Phone 8也面臨著類似的尷尬。蘋果iPhone和三星Galaxy系列牢牢地占據高端市場,摩托羅拉、HTC、聯想等廠商在中端和大眾市場激烈交鋒,姍姍來遲的Windows Phone 8必須在夾縫中求生。此外,"Windows 8之父"辛諾夫斯基的離職,也為正處在Windows 8推廣初期的微軟蒙上些許不確定因素。
這時,張永利再一次向《IT時代周刊》強調了微軟Window 8的跨平臺優勢。"微軟將在各種主要屏幕上--手機、平板電腦、PC和電視擁有一致的用戶體驗。對于用戶和開發者來說,Windows 8可以輕松集成到現有基礎設施中,在PC和平板電腦上擁有統一的應用程序開發、應用程序部署和設備管理功能。"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張亞勤也指出,IT產業已進入一個云+端的時代,"誰贏得這個平臺的競爭,誰就有下一代IT產業的主導權"。
"這是微軟反敗為勝的關鍵一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計算所研究員倪光南一向被視為反微軟斗士,但他這次也看到了微軟的進步,"微軟雖然是后來者,但就把桌面和移動的操作系統融合,走在了蘋果和Google前面。在云計算趨勢下,Google的Android和蘋果iOS很可能會往這個方向去發展,而先一步通過網絡把移動和桌面各種信息終端連接的微軟無疑具有競爭優勢。"
此外,微軟移動終端的陣營在不斷擴充中。惠普、三星、聯想、宏碁相繼發布了旗下平板概念機;Windows Phone陣營也在逐步壯大。HTC將于12月6日正式發布旗下兩款WP8終端HTC 8X及HTC 8S,8S聯合移動、聯通、電信定制三個版本,三星和華為也有產品推向市場。張永利告訴本刊記者," 更多的OEM廠商將會在明年推出Windows Phone 8手機。"微軟反撲的幾率將越來越高。至此,蘋果,Google、微軟的"三國殺"局面正式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