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發力企業級產品 三年后做全球服務器三強
——對話聯想集團副總裁、中國區大客戶事業部總經理童夫堯
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交互、虛擬化技術、大數據處理技術……隨著IT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我們的生活正在發生改變——高效、便捷、淡化時空距離,不僅如此,IT行業和眾多的行業及領域也在發生著改變,甚至是商業模式和經營理念的變革。
“人類沒有聯想,世界將會怎樣?”反過來,我們可以去思考,作為一家領先的高新技術企業,如果沒有不斷的技術創新和變革,沒有戰略的調整和布署,沒有超前的眼光和視野,在競爭激烈的IT界,那會是怎樣的局面?也許會淪為二流、三流企業,甚至從人們的視線中逐漸地淡出……
1984年,聯想脫胎于中國社科院計算機所,1994年,在香港上市,1997年,聯想做到中國國內市場銷量第一。2004年12月收購IBM的PC部門,2011年1月收購日本NEC,2011年6月收購德國Medion公司,2012年8月份與美國EMC公司聯姻,提升聯想在企業級市場的地位。2012年9月全資收購巴西CCE公司。9月18日,聯想宣布收購美國云計算軟件安全公司Stoneware。通過一系列的動作,聯想實現了國際化戰略和全球業務擴張,聯想的PC業務已經占據全球第一的位置,成為全球領先的IT企業。
可是,未來的5年、10年,甚至是更遠,聯想還會帶給我們、帶給業界什么?是PC、手機、平板這些硬件產品,還是在更多領域及應用上的創新及引領?它將會交上一份什么樣的答卷?聯想布局的下一個制高點會在哪里?帶著這個問題,《華夏時報》記者采訪了聯想集團副總裁、中國區大客戶事業部總經理童夫堯。
做金融行業IT基礎架構
解決方案提供商
記者:聯想為什么在金融行業把自己定位于IT基礎架構解決方案提供商?
童夫堯:這是源自于楊元慶提的PC+的戰略。PC+的戰略,在金融行業我們如何去落地?我們認為:
首先,PC+體現在聯想給金融行業提供的終端設備已經不僅僅局限于PC臺式機、筆記本、SmartPhone,我們會跟移動互聯戰略中的平板電腦進行進一步整合。
第二,PC+還包括了后端的IT基礎架構,就是聯想現在一系列的服務器和我們現在的存儲。聯想和EMC合作的聯合品牌存儲會在明年正式推出,我們會提供一個非常穩定、可靠的IT后端,包括存儲和服務器。
第三,我們會跟業界優秀合作伙伴一起,給金融行業提供一系列解決方案,類似于桌面的虛擬化,類似于存儲虛擬化,類似于平板移動互聯在保險行業的應用。所以您可以看我們是以硬件為核心,協調跟第三方的合作伙伴對金融行業的個性化需求進行進一步挖掘,由此給客戶提供IT解決方案、IT管理和IT應用服務。
記者:您能否具體談一下解決案例?
童夫堯:舉個例子來說,比如銀行業,我感受特別深的一點就是每次去銀行拿號、排隊,等的時間相當長。其實這是一個普遍現象,它是一個矛盾,銀行網點的不斷擴張,同時帶來了IT維護管理的瓶頸,帶來了數據安全的瓶頸。如何解決這樣的問題,聯想推出了一系列方案。
我們在前幾年做的銀行的新終端,引起業內名企非常大的反響,就是多串口加上管理軟件,能夠支持多媒體,因此它能夠極大地提升柜員的工作效率。這在工行已經推了好幾年,相當成功。而且這個項目已經在其他銀行進行逐步推廣。
同時,我們也在做一系列柜內清和柜外清。柜內清是把所有柜員終端設備集成在一個盒子里,包括電腦、打印、磁條讀寫器等,這樣,對內提升了柜員的工作效率,對外包括電子評價器等也做了一系列整合,極大地提高了用戶的滿意度和用戶體驗,減少了等待時間。
記者:接下來,我們還會著手做哪些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