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基本上是小學文化甚至是文盲的人,在浙江省平陽縣各大金融機構的十來個網點,進行瘋狂詐騙,到案發時詐騙金額已達上千萬元。
事情發生在平陽,他們持續作案3年才被發現。作案手法其實很簡單:制作假房產證進行貸款,貸款到期時,“拆東墻補西墻”,再以同樣手法向其他網點貸款,然后還款。
目前,14名犯罪嫌疑人已被移送檢察機關提起公訴。今天,平陽縣檢察院的檢察官向記者披露了案件的個中細節。
上千萬房屋抵押貸款涉假
2008年,平陽縣農村信用聯社(簡稱信用聯社)和中國工商銀行平陽支行工作人員發現,他們之前辦理的多起房屋抵押貸款,相關證件出了問題。
這些已被抵押的房屋,很多存在名不副實的現象。比如,拿著證件來辦貸款的人,很可能不是房子的主人,當中甚至存在“有證無房”現象。本該低風險的房屋抵押貸款,瞬間成了“火山口”。為降低風險,信用聯社隨即向這些可疑貸款人抓緊催討。然而,這些貸款人一直拖延時間。
去年10月15日,信用聯社向平陽警方報案,稱多人涉嫌貸款詐騙。緊接著,工行平陽支行也報案反映同樣問題。兩家機構的涉案金額總計高達千萬元。
傳奇“老總”突然暴富
信用社和銀行報案金額共計上千萬元,已被查實的有近500萬元。其中,案件核心人物潘建旺涉嫌詐騙350余萬元。
潘建旺是土生土長的平陽人,44歲。在平陽,不少政商界的人都認識或聽說過他,這緣于他的傳奇發家經歷。
“年輕時,他只是個小混混,在洞頭一家娛樂場所看場子。”一名對他熟悉的人稱,后來他突然回到平陽,成為當地有名的老板:入股平陽“花樣年華”KTV,合辦“凱旋宮”會所,經營一家混凝土公司,幾年前又成立了一家擔保公司。
潘建旺極少在家中居住,他在平陽3家最有名的賓館長期開有套房,每月住宿費近萬元。據警方查實,2005年至2008年,他共花費180多萬元,全部用于吃喝玩樂,包括吸毒、賭博。
在外人看來風光無限的背后,實際這3年他已成為一名“空殼老總”,經營不善、揮霍無度,他已逐漸退股、轉讓、破產,以致將目光瞄向了信用社。
“內鬼”睜只眼閉只眼
本案另一關鍵人物鄭默,平陽農村信用聯社審批中心分社的網點主管,該案中惟一一名金融機構內部人員。同時,她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潘建旺的妻子。
2005年,鄭默還是信貸員時,涉案的一些貸款就是她經辦的。
鄭默說,辦這些貸款時,她也曾懷疑過,因為有幾套房產就在她居住的小區,“但那些辦貸款的人,從來沒碰到過。”
遇到這些疑問時,潘建旺都會“開導”鄭默,稱這些錢都是給他周轉的,讓其“不要管太多”。
另外,鄭默的媽媽借給女婿不少錢,潘建旺周轉不靈倒下了,大家損失都大,所以她干脆“睜只眼閉只眼”。
隨意編個房址也能貸款
潘建旺的首個目標是平陽縣農村信用聯社聯東分社,因為他的妻子鄭默正是該分社信貸員。
2005年12月,潘建旺組織人員,制造假房屋所有權證和土地證,到聯東分社順利貸款16萬元。2006年11月,貸款到期前,他又制作假證,再次到聯東分社貸款21萬元。“拆東墻補西墻”一發不可收拾,后來還將目標瞄向了中國工商銀行平陽縣支行。潘建旺等14名犯罪嫌疑人先后從蒼南龍港買來空白假證,再找熟悉電腦操作的人,制作好模板,將真實的個人信息和虛假的房產信息“嫁接”,制作了40多本假的房屋產權證、土地證。每每都能成功得手,潘建旺不斷拉攏朋友扮演“房主”角色,每次騙貸,他們都以真實身份出面,只不過提供給金融機構的抵押證件都是假的。
平陽縣檢察院批捕科有關人士介紹,直到2008年下半年,平陽縣農村信用聯社的個別信貸員才發現其中蹊蹺,有些作為抵押貸款的房子,根據地址查詢竟查無此房,房屋地址是隨意編造的。
信用聯社隨即報警,警方順藤摸瓜,查出了這一系列案件。
銀行貸款監管存在漏洞
潘建旺利用妻子信貸員身份,騙得貸款可以理解,但他所騙的網點有近10個,其他信貸員并不認識,他又是如何做到的?
其實這個困惑公檢部門的疑點,也暴露出了平陽金融界的貸款審核本身存在的漏洞。原來,每次貸款時,信貸員只檢查潘建旺提供的所有權證和土地證真實與否。兩證做得非常逼真,且制作假檔案袋,貼封條,表明是經過房管部門審核的。信貸員審批時,不會再到實地核對房屋證明的真實與否,因此有機可乘。
據悉,案件發生后,平陽縣各家信用社、銀行開始對此嚴加把關,審批房屋貸款時,要求信貸員與貸款者一起到房管部門辦理手續,并到實地查看房源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