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投訴發“高燒”
本報訊 (記者李欣欣 實習生盧烈 通訊員盧沁)今年上半年佛山一手樓成交同比萎縮約四成,二手樓交易也下滑30%左右,而記者昨日從佛山市工商局獲悉的統計數據卻與此“相映成趣”:佛山消費者對商品房大宗消費投訴一路走高,上半年投訴量比同期漲幅接近兩成!樓市銷售遇冷,房屋消費投訴“發燒”,反差如此之大。
典型案例:
“訂金”被售樓部篡改為“定金”
今年7月,消費者林先生打算在南海區大瀝購買某樓盤一個套間,按開發商規定需支付1萬元定金。由于沒帶足現金,林先生按售樓人員的建議先交了2000元訂金,雙方商定余下8000元付清后,再將該訂金合同轉成定金合同。林先生回家考慮后覺得購買這套房產不劃算,要求售樓部退還2000元訂金。誰料,售樓人員卻搶過林先生的訂金合同揉爛,給他換了張定金收據,并告知其支付的2000元是定金并非訂金,不能退款。
南海區消委會調查后得知,林先生除了一張定金收據外,并未與售樓部簽訂房屋銷售合同等任何實質性合同。“定金合同具有從屬性,只有主合同有效,才會發生定金罰則的適用;雙方并未簽訂‘主合同’,所以該定金收據并不能發生法律效力,林先生可以取回2000元。”
專家建議:
糾紛發生后開發商應正視問題
針對“房屋銷售遇冷,投訴高燒”的怪現狀,佛山房地產市場研究資深專家、佛山市房地產業協會市場研究專業委員會主任駱儀克提出了他的觀點:“隨著房地產行業的發展,現時很多與房地產有關的業務分離出來,出現比較專門的供應商和銷售代理商,例如,門、窗、瓷磚等等由不同的部門負責,有的甚至只是提供門或者窗,加上裝修的工序、工藝的差異和裝修材料的搬運過程的不同等,這些復雜的因素都有可能引起房屋消費糾紛,導致房屋消費問題增加。”
駱儀克建議,當與消費者因房屋質量、服務等問題發生糾紛時,盡管可能是供應商或者銷售代理商所為,開發商同樣應正視問題,根據實際情況積極與相關監督部門協商處理。
相關新聞
花高價買景觀房 風景卻被新樓擋
眾業主質疑開發商蓄意隱瞞實情 區消協今日將約見業主核實情況
本報訊 (記者楊波)“如果事情得不到合理解決,我們不排除集體退房的可能!”昨日,三水區東海藍灣A7棟的多位業主向本報反映,當初開發商一再承諾樓前沒有阻擋物,視野十分開闊。在30多名業主愿意按照同期其他樓盤更高價格購買后,卻突然發現日前開工的二期工程高達17層的樓盤竟然橫生生地擋在了A7棟前面。業主普遍認為開發商未兌現承諾涉嫌隱瞞欺詐,在多次和開發商交涉無果后聲稱不排除集體退房的可能性。
目前,三水區工商局消費者協會已經介入調查,今日將約見業主核實情況。
業主:看模型高價買樓
據業主們反映,該樓盤由佛山市東海藍灣房地產有限公司開發,共分為三期。由于第一期A7棟位置優越,視野開闊,正前方沒有任何建筑物阻擋,是該期的樓王。且開放商還口頭承諾,二期建設將按銷售設計模型構造規劃建設。
“如果不是看中A7棟樓的視野好,我們誰也不愿意在比同一期樓盤的位置上每平方多給千元買樓!”于是,2006年年底,數十戶業主在東海藍灣定購了房,并于去年5月份交了房款。
但是,讓所有業主都沒有想到的是,現實中的樓盤和開發商提供的樓盤模型根本就不是一致的。
今年3月份,A7棟的業主們驚奇地發現,東海藍灣二期開工后, A7棟樓正前方將興建一棟高達17層的新樓盤。“如果當初要這樣興建第二期工程,為什么要做虛假宣傳, 而不將實情告訴業主?”眾多業主告訴記者,“這樣一來,我們的A7棟就前后左右都有房子了,尤其是05、06單元將正面受擋。站在所謂的樓王上,什么風景也看不到!”
據了解,目前開發商已經表示愿意跟業主商談,但如果這樣的隱瞞和欺詐行為得不到合理的解釋和對房款合理的補償,A7棟的業主不排除集體退房的可能性。
開發商:“二期工程確有挪動”
昨天上午10時30分許,記者來到東海藍灣房地產有限公司銷售部。對于眾多業主的疑問,該公司售樓部經理吳昆坦然承認,二期開工后,目前擋在A7棟樓前的這棟二期樓房確實有挪動,確實會影響A7棟部分居民的視線,并且有部分A7棟業主的視野被擋得比較厲害。對于記者提出為什么當初開發商在宣傳上不將實情告知業主時,吳經理不肯回答。
消協:業主可投訴維權
對于東海藍灣A7棟樓業主遭遇的問題,三水區工商局消費者協會有關人士指出,如果業主和開發商協商無果,可以攜帶相關材料到消費者協會投訴。
該人士表示,消協今日將約A7棟的業主了解情況。該負責人提醒市民,在購買房子前,一定要看對方的規劃圖,不要輕易相信對方的宣傳。
【數字看反差】
房屋消費怪現狀銷售遇冷投訴高燒
佛山市建設局公布的《2008年上半年度佛山市房地產(住宅部分)交易情況》統計數據顯示,1~6月份佛山全市共售出新建住宅17941套,成交面積225.88萬㎡,比去年同期成交的377.32 萬㎡同比減少了40.14%。而二手樓交易方面,佛山二手房交易仍主要集中在禪城、南海、順德,上半年上述三區的二手房買賣整體情況持續萎縮,除了1月份成交情況較好之外,2~6月份,各區成交量都存在不同程度萎縮,并且成交量均比其1月份下滑近30%。
按通常規律,市場上商品消費少了,與其相關的質量、服務等糾紛也應該呈下降趨勢。但佛山市工商局最新公布的數據卻打破了這一“規律”,在樓市銷售進入淡季的市場行情下,佛山消費者對房屋消費的投訴卻高燒不退。今年上半年,佛山全市12315中心共收到商品房消費申訴59件,同比增長高達18%!申訴熱點主要反映在:商品房質量問題存在墻體開裂、漏水,開發商屢次維修,仍然修不好;房屋面積有誤差;開發商延期交房或未按合同約定提供服務,如水電管道燃氣開通不及時;購房不成訂金難退等問題。此外,佛山市工商局今年上半年查獲的違法廣告中,房地產廣告案件18件,占查處案件總數的1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