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成都市在向外擴張的驅使下,環城的區域成為城市開發的重點,環城區域的土地充足,超級大盤的存在有利于統一規劃,統一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社區的居住范圍。
而在“5.12”大地震中,溫江、龍泉、華陽等區域,并未受到任何影響。這些外圍板塊產品豐富,舒適度比較高,土地供應寬松,產生了大量物美價廉的宜居產品,對災區居民有很強的吸引力。
諸多優勢促使郊區購房熱
“5.12”大地震后,成都郊區樓盤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置業人群的青睞。多層、低密、高綠化率以及足夠多的活動空間成為購房者新的親睞點。十條新政的出臺、開發商的各種優惠活動等一系列的特殊“待遇”,在一定程度上對于災區移民成都的置業者來說,選擇郊區購房是最佳的首選。
成都郊區樓盤在價格上遠遠低于市區價格,據有關數據顯示,相比今年新開住宅樓盤的房價,主城區新開樓盤均價在每平方米6235元左右,而郊區新開住宅樓盤均價在每平方米5265元左右,也就是說郊區房價整整比主城區的房價每平方米少了近1000元,以60平米住宅為例,計算下來在郊區購買樓盤相比城區即可節省5萬多元。再加上政府政策對災區置業的扶持和各開發商近期推出的大部分樓盤優惠活動,如此一來,選擇郊區樓盤使得生活成本相對較低,很大程度上節省了支出。
另外,城鄉統籌經濟改革規劃促使郊區的交通體系逐步完善,“六地鐵線路”、“三軌九線”使得成都市區和郊區聯系更加緊密,由此郊區市民進出城區更加方便、快捷,同時方便災區人民回老家及外出等,節省了大量時間與交通成本。
郊區住宅產品豐富多彩
據記者了解,郊區目前可售面積較大,區域內眾多項目相繼上市,放量可觀,三 環外供應商品房75.36 萬平方米,住宅5817套。同時,本季度供應量和成交量均同比上升,后期市場依然看好。另據中原地產的相關報告,郊區區域整體供應放大,房源存量增多,區域市場進入消化階段,優惠促銷活動增多。為保證動工項目的如期完工和企業現金流的通暢,開發商后期會采取相關措施來實現資金的快速回籠。而在保證成本和合理利潤的前提下,采取優惠促銷活動會是最佳的選擇,給予郊區購房者更多優惠來刺激購房者的欲望,達到快速銷售、回收資金的目的。
尺度地產顧問研究中心觀點認為,“5.12”大地震之后,成都郊區住宅開發將面臨巨大的機遇。首先,從中長期來看,地鐵在未來幾年將會連通成都周邊衛星城市,大大縮短了從郊區到市中心的時間距離,交通問題的解決將吸引更多的一次置業者把目光投向郊區。其次,90平方米以下的小戶型在郊區出現后,其明顯低于市區的總價將使得購買力增強。目前,成都近郊的樓盤價格大都在3000~3800元,一套80平方米的住房總價25萬~30萬,比起城區每平方米低了很多。第三,郊區可以修建低密度的多層公寓,綠化率高,居住環境佳。舒適的居住環境和合理的戶型將成為成都郊區住宅的一大賣點,而這是市區90平方米以下樓盤難以做到的。
溫江光華大道“錦繡森鄰”總經理助理吳曉暉告訴記者,選擇郊區購房在性價比上具有明顯優勢,同等價格在郊區可以購買到更為優質的住宅產品;郊區物業大多為多層,低密、高綠化率更適合居住;除了完善的交通等必要配套設施外,郊區環境的清幽、空氣清新、居住舒適度高。
郊區樓盤成追逐熱點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市場上,處于風景優美、山清水秀、空氣質量優良,周邊噪音較小的三環路以外的一些郊區樓盤“一反常態”地銷售普遍較好。
知名地產策劃人李杰說面對郊區樓盤熱銷以及氣候變暖,開發商應全力建造清涼樓盤。在項目的布局上應該盡可能地體現產品的布局,達到戶戶有景觀;利用土地的原貌進行規劃,盡可能不破壞郊區生態環境,充分體現樓盤的價值,讓整個項目體現生態自然的層次感,以展示郊區樓盤的獨特風格等。成都桃園柳岸開發商陳宏副總經理說,人們應當換一種生活方式,能居住郊區的,就要堅決地走向郊區,享受郊區清新的空氣,優質的水質。生態、健康、快樂的生活,其實就在于我們一次明智的選擇。成都志達房地產營銷總監易曉兵表示,開發商應當為購房者提供生態環境更好的郊區居家環境,在社區園林景觀上下功夫,而購房者也應當選擇環境好的郊區社區和房屋,只有這樣的社區和房屋,才可能讓氣溫對我們的居家生活影響減至最低。
目前,成都郊區樓盤不僅數量多,而且規模相當大,動輒占地數百畝,都是名副其實的大盤。如城北的博雅新城和天府江南,都是足以改變當地居住格局的大型樓盤。城南華陽的花樣年·別樣城建筑面積達18萬平方米。郊區樓盤的另一個趨勢就是突出園林化、生態化。郊區的大盤,多在生態園林上做文章,突出寬敞、綠色、休閑、非城市化的居住品質,江南式的園林,綠色健康的生活是他們著力宣傳的概念。
隨著市區土地供應量的減少,城市進一步向外擴展,新盤開始向城市的外圍拓展的趨勢已經越發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