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房價是上升還是下跌 業內人士看法存分歧
在本屆2007《財經》年會上,房地產是最熱的話題。作為房產商代表的SOHO中國有限公司總裁張欣和作為專家的謝國忠對房價未來漲跌問題各執一詞,境外投資者則表達了對中國房地產市場依舊看好的立場。
張欣:房價升降關鍵在土地供應
SOHO中國有限公司總裁張欣取代其先生潘石屹(潘石屹博客,潘石屹新聞,潘石屹說吧)出現在房地產論壇上,“《財經》年會今天打出了一個題目叫‘宏觀調控后的房地產市場’,據說這個題目嚇跑了所有的中國房地產商。叫我來講的時候,他們說沒有中國的房地產商愿意來講這個題目。”
張欣明確表示,宏觀調控以后,開發商整體來講非常焦慮,大批準備進入中國、正在醞釀進入中國的外資基金也受到了很大阻礙。
“盡管如此,價格卻仍然在上漲。”張欣認為,價格上漲的原因是供求關系。在城市中心好的位置上,人們想購房的需求遠遠比供應的量要大,這就造成了價格不斷上漲。而如果沒有大量土地供應出來,控制房價還不會是非常有效的。她說:“如果沒有土地供應,我們只是靠行政命令控制價格,還是不會走到一個公平、透明的市場化道路上來。”
謝國忠:兩年后房地產可能大跌
而很早就在呼吁國家宏觀調控的經濟學家謝國忠則認為,由于政府“壓得很早”,所以中國不會出現像香港房地產泡沫那樣的情況。他認為,明年中國的房地產可能會困難一點。而供求關系也可能會有一定的變化。
他指出,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是個新的市場,剛開始的時候是有錢人買,有錢人都買了以后,如果還有供應,除非讓有錢人繼續買,但現在政府查得比較嚴,有錢人也不敢買,所以現在是一個往下走的壓力,明年這個因素也有可能。中國某些地區的房地產市場已經進入調整期了,可能全國陸續在今后一兩年內會進入調整期。從世界經濟周期來看,上一個谷底是1998年,這次有可能是2008年,或者是2009年“現在還說不清”。
恒隆:看好內地商業樓宇
香港恒隆集團在中國內地現在有大手筆的投資,如上海的港匯廣場和恒隆廣場。恒隆董事長陳啟宗直言“對商業樓宇特別有興趣”,因為“在這方面是可以賺錢的”。“第一個理由是政府比較少干預,因為它不大影響民生;第二,要是你的財政實力夠的話,最好是租而不賣,這樣會賺多一點;第三是不用再買地補充你的儲備。香港是全世界最少分層出售的地方。住房必須買一套,但是商業地產,只要分層出售,價格水平就會降下來。李嘉(李嘉博客,李嘉新聞,李嘉說吧)誠的寫字樓就不分層出賣。”
美林:外資進來益處多多
美林集團全球房地產投資部中國業務主管蓬鋼一上來就澄清:國外機構投資者沒有抬高房價,而且他認為在目前階段外資進來還有不少益處。
蓬剛指出,外國投資者分個人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美林屬于后者。“從抬高房價的角度講,這和國外的機構投資者沒有太大關系。不可否認,有很多國外的個人行為是賭人民幣升值,或者是與高檔物業的價格快速上升有關系”。但這些也不是外國機構投資者一直在中國投資的方式。因為作為機構投資者,從來都不是以炒外匯為目的,我們房地產基金來中國掙的從來不是炒外匯的錢,有專門的基金掙炒外匯的錢,房地產基金在投資的時候一定是要做對沖的,即使人民幣有大幅度升值,這方面的利益外國機構投資者也是享受不到的。
蓬剛認為,外資進入中國,就跟其他的以FDI形式進來的行業一樣,一方面帶來資金,另外一方面,很重要的是帶來技術。這個技術就是幫中國建立一個非銀行的資本平臺,這個平臺在今后幾年里對于中國房地產市場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外資首先進來是用自己的錢,但是也不排除在幾年后,這些外資進來實際上在替中國的資本進行管理。
渣打:房價肯定會繼續漲
陳凡所代表的渣打直接投資有限公司前不久剛剛完成了兩個民營的房地產項目在香港上市,一個是世貿,一個是綠城,而且投資綠城的時候只用了10天。陳凡毫不猶豫地指出,房價要漲,“說什么都沒用”。
陳凡表示,渣打看好中國房地產企業和房地產市場,基于三個基本要素。第一個要素就是,人要買新房子,要有房子住。“只要我們保持著改革開放這個基本的可持續發展進程不變,在今后的30年到50年,乃至70年至80年之內,中國的房地產市場總的趨勢一定是好”,“但是這個過程中一定有波動,有時候高一點、有時候低一點”。中國房地產市場要漲的第二個要素是中產階級可支配收入增長非常高。
“第三個驅動力是哲學層面、文化層面。咱們中國人本質上是個農民國家,有9億農民,對農民來說什么最重要?從來就是買房子、置地。中產階級首先就是要買房子、置地。買房子一定是一個最基本的需求,也是衣食住行里最核心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