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6時48分報道,北京市住房保障辦公室昨晚首度回應受普遍關注的保障性住房申請使用身份證替代碼事件。
近日,北京市宣武區經適房申請人高某使用“18個1”作為身份證替代碼的情況引起社會的廣泛猜疑議論,北京市住保辦副主任趙成表示,高某符合申請經適房條件,出現這種情況有特殊原因是因為區住保部門審核中考慮到高某家庭符合申請條件,但由于本人是刑滿釋放人員,申請時無戶口本、身份證,從便于識別的角度考慮暫時采取的一種特殊形式進行的登記備案。”
22名使用身份證替代碼的申請人中,有9名人員屬于勞教勞改服刑時被注銷戶口,刑滿釋放后沒有及時辦理身份證;有2名是使用軍官證和退伍證進行登記的軍人;有11名是使用了2007年以前對身份證號沒有強制性要求的廉租住房申請表格。趙成副主任說,出現這種情況既有申請人的特殊原因,也存在著工作中的技術性問題。相關區縣住保部門考慮到解決一些符合申請條件的特殊人員家庭住房困難,以及在2007年以前因當時使用對填寫身份證號沒有強制性要求的廉租住房申請表格,暫時以特殊替代碼的形式進行了登記備案,對替代碼的公示信息沒有進行必要的注解說明。
趙成副主任特別強調這些家庭全部符合申請條件,目前針對替代碼問題,北京市住保系統正在采取措施進一步完善管理系統,確保公平公正。一是對現存的審核系統進行全面篩查,對于原有的信息全面清理完善。二對現存的流程進行規范,統一標準。三要加強信息動態監管,對歷史數據和內容及時進行更新和完善,實現信息動態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