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住建部官員的“第三套房不放貸可能退出”的言論,以及“中央摸底樓市調控市場反應 擔心政策誤傷經濟”的消息共同激起了僵持的樓市中對于調控掉頭的幻想,而市場的調查則發現在前兩個季度放貸吃緊的銀行也開始部分放開三套房貸,這讓市場一度擔心有史以來最嚴格的房地產調控政策面臨壽終正寢。而就在放松言論之后,住建部、銀監會、國資委三部委進行了聯合辟謠,與此同時深圳銀監局也迅速召集數十家深圳銀行房貸業務部門重申嚴格執行監管部門以及地方政府的相關政策。
盡管辟謠,但依然有業內人士猜測這并非“空穴來風”,此外動搖購房者的還有目前雖僵持許久卻沒有全面降價的市場,樓市新政出臺已有三個多月,但預期的房市大規模降價并未出現,倒是股市節節低位,此時調控能堅持多久成為很多等待調控到位買房者的一塊心病。
1
調控放松論風起
說明“開發商壓力大”
此前住建部政策研究部主任秦虹發表的“第三套房不放貸及沒有社保人員限購政策可能退出”的言論立刻引起了全國上下的關注,第三套房貸被認為是最嚴厲房地產市場調控措施放松的信號,三套房貸放松無疑會被解讀為此輪調控掉頭的風向標,而就在這一消息見諸媒體的第一天,無論是秦虹本人還是其所在的部門都立刻站出來辟謠,秦虹稱這一消息“純屬媒體誤讀,政策不放松也不會收緊”,而當天住建部銀監會、國資委三部委進行了聯合辟謠,記者注意到這已是今年來多起“辟謠事件”的其中一項,從此輪樓市調控開始的4月算起,已經有三次國家部委的專門出面辟謠。
從4月起,在稱為“史上最嚴厲”的樓市調控措施出臺前夕,謠言就伴隨著這一輪政策調控。4月11日,銀監會曾針對“部分城市二套房首付須60%”的傳聞進行緊急辟謠,而5月24日,國家發改委又針對“三年之內免談房產稅”的觀點進行了辟謠,到此次“第三套房不放貸政策退出”已是第三次,宋丁表示,調控還未到位政府就怕市場誤讀導致房價重新上漲,因此這幾次辟謠都反應迅速。
這種沒有準確和權威來源的消息一般是兩種可能,宋丁解釋,一種是房地產業界經過兩三個月的調控政策打壓后,開發商面臨很大壓力,于是出現一些消息來試探市場;而另一種則可能是有關國家部委的官員以個人名義的說法被誤讀為代表官方,這種往往很快就會有機構站出來說這屬于個人意見。
也有觀點認為這一輪誤讀和辟謠表現出政府對市場、民眾的一種試探。“政府處于非常矛盾和猶豫的狀態,既要了解調控對市場的真實影響,又要穩定民眾對高房價的排斥狀態。現在樓市已經表現出降價的局面,但有不少購房者認為降價力度不夠、認為調控無效,所以才會有“加強調控”政策的心態出現。
調控掉頭傳聞的風起本身也說明目前市場的情緒,宋丁認為,無論是編造還是誤讀都是市場情緒的流露,其實三套房貸款一直都沒有嚴格的收緊,但是現在出現這種解讀而不是之前,其實就是市場緊張情緒的流露。
2
就算三套房貸放開
“下行趨勢不會改變”
在此次調控放松論出臺伊始,深圳部分曾宣布暫停三套房貸的銀行的確在高首付和高利率的前提下已經重新開閘,“暫停第三套房貸”這一政策并未在深圳全面要求強制執行。事實上,從“國十條”到深圳的落地政策都沒有強制要求停止三套房貸。深圳一家商業銀行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國十條”中并未叫停三套房貸,而是對于商品住房價格過高、上漲過快、供應緊張的地區,授權地方商業銀行可根據風險狀況,暫停發放購買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貸款,深圳同樣也沒有“一刀切”對于三套房貸并沒有強制性的措施。
“三套房貸政策退出”風聞后,同時針對本地商業銀行的一些擦邊球,深圳銀監局也立刻專門開會召集各銀行相關負責人重申嚴格執行監 管 部 門 以 及 地 方 政 府 的 相 關 政策,即使如此,深圳市銀監局的官員也坦陳,深圳第三套房貸并未“叫停”。
記者了解到,目前深圳的商業銀行的三套房貸大都首付五成以上,個別高達六成,而利率則大都高于基準利率10%—20%,事實上,在這樣高的首付和利率要求下,即便沒有叫停三套房貸,銀行也很少有新增的多套房貸客戶。
即使三套房貸放松也無法改變市場走向,三套房貸并不會影響根本的市場走向,宋丁表示,目前在政策收緊,三套房貸高首付、高利率的條件下,市場上的投機性買家基本消失,而這個首付和利息對于大部分投資性買家壓力很大。
宋丁同時表示,像是二套房、非本地居民的限制房屋貸款的政策都是臨時性的政策,從長期來看都會改變,但作為這一輪政策調控的措施,這些政策半年內都不會發生變化。
3
投資客:
有業主虧20萬元賣房
謝先生是深圳眾多游走于房地產市場多年的投資客,他告訴記者,在深圳隨便說一些知名的樓盤,他可能都看過。記者詢問他,對于調控放松的言論怎么看,他說,“開什么玩笑,溫總理說的話哪能這么快就變了”。
被認為對于市場較為敏感的投資客之一謝先生認為,“政府打壓房價的招多了去了,房價下降產生的那些局面啊、后果啊,都是政府能夠承擔的,現在主要利益攸關的是地方政府,他們太依賴開發商了”。
最近開盤的幾個樓盤,降價幅度都在10%—20%左右,市場反映都不錯,是不是降價到位了呢?謝先生表示,比如不少龍華坂田的房子,現在開盤賣兩萬六七千元,這是很“開玩笑”的價格,但還是有人買,降點價就有“搶購”,“那他們有錢沒辦法”,好比一個應該每平方米賣1.5萬元的房子,去年瘋漲到3萬了,現在降10%還賣兩萬七八千元/平方米,有人買,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可能就在新開盤的同一個小區,品質沒有差別的二手房也就賣2萬元,“你說這個價格是不是開玩笑”。
謝先生告訴記者,16號房產拍賣會有一處房子,龍華的,房子也比較新,房產證70多平方米,還有贈送面積,加起來差不多80平方米了,最后成交價就46萬元,“那房子開盤的時候差不多69萬元,業主得虧20萬—30萬元,成交價算下來每平方米才五六千元”,同一個拍賣會上一個龍崗區南聯的房子120平方米的房子,71萬元就拍走了,這些才是還有投資價值的房子。
對于二手房普遍都不怎么降價,謝先生說,二手房市場本來彈性就比較大,同樣的房子有人50萬元買的,有人60萬元買的,放盤的價格就差別很大。而對于自住的買家,謝先生建議,再等等,到11月、12月和明年1月可能是房價比較低的時候,就算是政策調控放松,那也得是房價下去了以后,至少在明年1月份以后,政策不可能在房價還沒下去的時候就放松。
記者 曲廣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