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萬里行
文/本刊記者 汪仲元
鏡片分為玻璃和樹脂兩種
鏡片的材質基本上可以分為玻璃和樹脂兩種,而現在的鏡片市場上絕大多數都是樹脂鏡片。判斷一副樹脂鏡片是否合格,一般來說需要參考以下幾個參數:透光率、色散系數、折射率、防紫外線、防電磁波、耐磨、抗沖擊性、內應力。
透光率,顧名思義就是光線透過鏡片到達眼睛的多少,其具體計算是由到達眼睛的光線量除以通過鏡片前的光線量所得到的比值。透光率越高,該鏡片也就越明亮透徹。而消費者在沒有專業儀器輔助的情況下選購鏡片時,可以從鏡片的透明程度、鏡片上是否存在氣泡、劃痕來做一個基本判斷。
色散系數則更為通俗易懂,大家應該都見過陽光透過三棱鏡后被散射為七種顏色的光,這種現象就是色散。當然,任何一個配戴眼鏡的人都不希望自己眼中的世界真的變成七彩,這就要求鏡片的色散系數越高越好(也就是不容易產生五顏六色的視覺感)。
樹脂鏡片本身是無法隔絕紫外線的,必須經過加膜之后才具有該功能。但到現在為止,并沒有一種能夠百分之百阻擋紫外線的鏡片,對于那些宣稱完全阻擋紫外線的鏡片,消費者需要加以警惕和注意。
最后一項參數:內應力。這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具體是指鏡片在成型過程中,由于表面受力而產生的不均現象,但該項在國家檢測標準中并沒有涉及,對使用者的影響也不是非常大,判斷方法是從側面觀察鏡片,如果呈五顏六色,則說明鏡片內應力存在問題。不建議配戴。
框架分為金屬和塑料
目前很多消費者都比較傾向選擇鈦金屬眼鏡框,那么該如何辨別一副框架是否是鈦金屬制成的呢?記者通過采訪相關專家,做以下幾點消費提示:
在沒有專業設備的情況下,可以用手來感覺其重量,重量大的一定不是鈦框架。但是質量輕的金屬也有其他幾種,光憑這一種辦法還無法準確判斷。
可以用磁鐵來測試,如果有磁性反應,也不是鈦框架。
當然,這只是一些簡易的識別手段,真正靠譜的,還是需要商家出示正規的檢測報告和證書。
另外,板材框架相對金屬框架來說,價格相對便宜。目前的板材成分多數是醋酸纖維,也有少數高檔鏡架是丙酸纖維。
板材相對于金屬材料而言的另一個優點就是較為環保,其材質不會受人體皮膚或者身體分泌物的影響而變化,對人體皮膚無副作用。
但選購板材框架時也頗有門道。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框架的光潔度,框架在生產時都要經過拋光步驟,以達到光潔平滑,人體接觸舒適的目的。
二是架腿,架腿不應過緊或者過松,兩種情況都使配戴者長時間使用時感到不適。
三是電鍍層和鍍膜。電鍍最大的作用就是防止俗稱“掉漆”的現象,好的電鍍工藝可以有效保護框架不脫色。
四是鼻托,兩邊的鼻托應該在一條水平線上,而鏡框上沿也同樣應該處于一條水平線之上。消費者可以通過觀察試戴來判斷,較為簡單。
最后一步是裝配,各個部件沒有問題的情況下,裝配就成了最后關鍵的步驟。再好的配件,如果沒有同樣優良的裝配技術,最后的成品眼鏡同樣難稱為一副好的眼鏡。眼鏡裝配顧名思義就是將各個部件組合在一起,其實也就是鏡片安裝于鏡框之內。該步驟的重要一點就是螺絲的選用和安裝,好的螺絲成本最高能夠達到1元至2元,而劣質螺絲則只有幾分錢。其中的差距不言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