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孩子的疾病與老舊電器有關
本報記者 錢俊毅 姜燕
家用電器最好是“永不磨損”的,用得越久越好。
老百姓這一消費觀,常常讓他們忽略了:家電其實也有保質期的!這些超齡“服役”的“老家伙”們除了時常“頭疼腦熱”之外,還不停釋放電磁波、滋生細菌……悄悄侵蝕著我們的健康,而正處于生長發育期的孩子們可能會“受傷最重”。
據統計,上海過敏體質兒童發病率占30%,上海小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達42.5%……這其中不少都與家中超齡“服役”的電器有關。
過了保質期的老家電是怎樣惹出一大堆麻煩的呢?
電磁輻射引發疾病
家住芷江中路的孫慶祥先生最近為8歲的兒子孫程操透了心,原本生龍活虎的孩子這些天變得有點“弱不禁風”:一會兒皮膚紅腫,一會兒不停咳嗽……送到醫院一檢查,都是過敏性體質惹的禍,而導致病癥的過敏源,居然是家中用了10多年的電視機和微波爐釋放的電磁波。“要知道這樣,早就換新的了。”孫先生的話語里滿是懊悔。
電視機
電視機對人體有三大傷害:一是強光與反射光,會造成眼睛疲勞、近視、散光、白內障等;二是正電離子,影響中樞神經系統,破壞紅細胞、損傷造血功能等;三是低頻輻射,這是最嚴重然而也最不為察覺的一種傷害;它是電視機屏幕內的顯像管發射的微量紫外線,會導致細胞癌變。
目前,居民家中使用的超齡電視機大多是傳統的CRT電視(傳統顯像管電視),它的顯示材料是熒光粉,通過電子束撞擊熒光粉而顯示,電子束在打到熒光粉上的一剎那間會產生強大的電磁輻射。普通顯示屏為了散發熱量的需要,必須盡可能地讓內部的電路與空氣接觸,這樣內部電路產生的電磁波也就大量地向外“泄漏”了。
研究證實,兒童是電磁輻射的敏感人群,電磁輻射增加兒童患癌的風險,還可能導致兒童智力殘缺,長期處于高電磁輻射的環境中,會使血液、淋巴液和細胞原生質發生改變,造成兒童白血病等。電視機發出的X射線接觸到兒童軀體時,會穿透某些細胞引起細胞變性、組織損害,導致以眼睛肌肉痛等為主要癥狀的疾病。
微波爐
根據中國環境監測中心公布的室內家電輻射排名,在常用家電中,微波爐位居第一。微波爐通過微波發生器,使食物中的水分子也隨之運動,劇烈的運動產生了大量的熱能,從而也產生了輻射。雖然,微波爐的外殼用不銹鋼等金屬材料制成,可以阻擋微波從爐內逃出,但如果使用時間過長,密封性就會減弱,電磁波也就從不易察覺的縫隙中偷偷溜出。
家用微波爐微波的頻率是2450兆赫,這種微波雖然不能透入人體傷害內部的器官和組織,但可以致使皮膚和體表組織發熱,假如長時間受到輻射,會引起兒童精神緊張、頭疼、抑郁和失眠等癥狀。
消毒柜
消毒柜工作時,普遍采用紫外線或臭氧殺菌。超齡“服役”的消毒柜密閉性會逐年減弱,兒童吸入過量臭氧,可以嚴重刺激呼吸道,造成咽喉腫痛、胸悶咳嗽,引發支氣管炎和肺氣腫;臭氧還會造成人的神經中毒,頭暈頭痛、視力下降、記憶力衰退;臭氧還能破壞人體皮膚中的維生素E,致使皮膚起皺、出現黑斑。
電吹風
說起電磁輻射,我們常鉚牢幾樣大件,但那些容易被我們忽視的小家電往往“內力驚人”。例如1000W的電吹風,輻射值高達350mg(毫高斯:磁場強度單位),可謂是家電中的“輻射大王”,特別是元器件已經老化的電吹風在開啟和關閉時輻射最大。孩子常常把小家電當玩具玩,容易受到輻射的傷害。
室內污染害人不淺
本市有關疾病預防控制部門調查發現,上海兒童的哮喘病例不斷上升,而誘因多與過期家電有關。那么,超期“服役”的“老兵”們是如何在你我的家中“興風作浪”的呢?
電冰箱
上海市家電商業行業協會秘書長韓建華介紹,協會報修平臺的數據顯示,冰箱報修最多的有兩個部位:一是制冷劑,二是門封條。
老舊的冰箱制冷劑通常使用的是氟利昂,氟利昂是一種有毒氣體,一旦泄漏便會影響室內環境,給人體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如果是冬天,家里門窗緊閉,萬一發生泄漏,更容易“中招”。
“冰箱的門封條通常用塑膠制成,用的時間久了容易老化,密封效果變差,冰箱內部的溫度不易控制。”韓建華說。門封條老化的冰箱如果繼續使用,直接的后果就是貯存在冰箱里的食品遭殃。上了年紀的冰箱內容易產生異味,門封條如果不能“忠于職守”,細菌和異味將進入空氣中,污染室內環境。
同時,一些家庭還在使用十幾年前的冰箱。這些冰箱生產時,中國的家電生產技術水平還不高,使用的材料不夠先進。如冷凍室內壁使用的是鋁板,使用時間長了之后,也對食品貯存不利。特別是肉類等需冷凍的食物不加包裝,“裸體”放入這樣的冷凍室,擦上“鋁粉胭脂”的概率更是大大增加。
空調
你家里的空調機拆開來洗過沒有?大多數人的回答是:沒有。很多家庭只知道清洗空調過濾網,保證通風順暢。事實上,空調在使用中不停地從外界抽取新風,更換室內的空氣,空氣進出空調時,細小的灰塵便會滯留空調體內,除了過濾網,空調的很多元器件上都粘有厚厚的污垢。每年都應該找專業人員把空調拆開,給它痛痛快快地“洗個澡”。
但是,由于大多數人都沒有這樣的習慣,使用多年的空調內部早已藏污納垢,細菌滋生,使用時容易污染室內空氣。
蒸發器,是空調的一個重要的元器件,由一片片薄薄的翅片組成,每兩個翅片之間的間隔只有1毫米。新風和室風交換時,需經過蒸發器,密集的翅片往往會網住灰塵,天長日久,好像在空調內部筑起一個軟軟的“巢”,細菌最喜歡這個軟巢。空調用以調節溫度,內部的溫度、濕度最適宜細菌生長,尤其是喜歡皮屑等物的螨蟲。曾經有空調清洗人員拆開空調,發現蒸發器上發黑發霉,遍布螨蟲,一些部位已經銹蝕,影響空調正常使用。
中國疾病控制中心研究員賈家祥表示,在對上海部分學校、醫院、賓館和普通居室進行的有害生物抽查顯示,這些地方所使用的空調73%都存在螨蟲繁殖,而且種類高達12種。螨蟲繁殖量大、速度快,會給人體特別是兒童傳播多種疾病,例如粉螨、塵螨、介螨等,是導致許多皮膚病和引發哮喘、過敏等疾病的罪魁禍首。而螨蟲在人體上大量寄生所引起的多種疾病,還將嚴重威脅人體健康。
焦點分析
家電說明書上沒有使用年限
既然家電存在“過期”問題,為什么說明書中找不到“保質期”的提示和標注呢?據了解,主要是因為目前尚沒有明確的法規對廠家提出強制要求。
從去年5月1日起,國家開始實施《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使用年限和再生利用通則》,明確規定了家電使用年限:彩電、空調器8年-10年;電熱水器、煤氣灶、洗衣機、吸塵器8年;電冰箱12年-16年;電飯煲、電風扇、微波爐10年;個人電腦6年;電吹風4年。但由于各種電器的功能、用途不同,其壽命也不盡相同,家電產品上所標明的安全使用年限,大多是以“制造商自我聲明的方式”告知消費者,不具備強制性。
終身維修
不少家電生產和銷售企業總喜歡打出“終身維修”的幌子,在“縫縫補補又三年”的心理驅使下,許多家庭打定主意“不壞不換”。
對此,有關專家表示,家電即使精心保養,“壽終正寢”還是不可避免。在家電使用期超過了“產品壽命期”之后,消費者繼續使用都將面臨諸多危害。家電廠家所謂“終身維修”的承諾,是沒有可操作性的。
長期倉儲
家電從出廠到賣出,總要在倉庫里待上一段時間。而家電售貨員在推銷產品時,對出廠日期和“長期庫存的家電品質是否會打折”等問題總是只字不提。其實,長期庫存的家電即使不用,元器件照樣可能老化。
有些庫存家電由于存儲條件不佳,時間一長電路板等重要部件就會受潮甚至發生霉變,從而導致家電故障,甚至引起火災。
舊機翻新
所謂舊機翻新,就是強行“激活”老化的顯像管,換掉壞掉的元器件,拼裝上新的外殼。打了“強心針”的彩電,初看效果不錯,但這種拆東墻補西墻拼裝成的“翻新電視”,外殼下卻是舊顯像管和其他隱患重重的舊設備。不但容易出現黑屏、無圖像無聲音、雜音等故障,電線老化導致的電視機爆炸、漏電等也在這類“翻新機”中較為高發。
【焦點關注】
上海將實施老家電更新貼補
許多家電產品在國際上都有通行的使用年限,如冰箱12-16年、彩電8-10年、洗衣機8年等,這個使用年限的前提是在一般家庭的平均使用強度下,超強度使用不在這一范圍之內。
有關資料顯示,我國每年約有300萬臺電視機、200萬臺冰箱、3000萬臺電扇需要更新,此外還有大量的電飯鍋、臺燈等小家電產品需要更換。舍不得換新的家電,在不少人看來是節儉,然而過分的節儉并不是科學的消費方法。
上海市家電商業行業協會秘書長韓建華介紹,世界發達城市的家電平均更新率是3-5年,每年有清洗保養習慣和服務市場體系。上海的平均更新率在8年以上,市民缺乏保養意識,老舊產品只要不壞就將就著用,對居室環境的影響可想而知。據初步統計,本市使用8年以上老舊家電產品的家庭超過100萬戶,其中不少是有少兒的家庭。
韓建華透露,對有少兒的家庭,有關部門今年初籌劃推出老化家電更新的政策性貼補措施,在家電價格全市最低的前提下,對購買更換過期家電的消費者實行直接經濟補貼,希望通過這一舉措,降低更換成本,保護兒童健康,呼喚安全環保的意識。貼補范圍和具體貼補方式已基本擬定,有望于近日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