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十一期間央視一套等9家電視臺開始輸送高清電視信號,電視信號傳輸順利邁入高清時代。但據了解,目前消費者對高清電視是問的多、出手買的手,而十一前后廣電方面也僅售出高清機頂盒約2000套。
對此相關人士分析認為,高清技術尚不成熟、收看臺數偏少等因素讓高清電視在莞遭受冷遇。
東莞廣電方面則表示,與珠三角其他城市相比,東莞高清機頂盒在價格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而新型互動機頂盒也將于下月初在莞試點。
消費者:想說愛你不容易
雖然不少消費者對高清電視比較向往,但不少消費者對此卻持謹慎態度。“誰想收看高清電視節目,在這方面卻需增加不小的一筆開支”,正在南城為新房選購家電的肖芳芳說,目前的高清電視往往比普通液晶要高出幾百元,再加上高清機頂盒和買卡,差不多要多花近2000元,“而且只能觀看區區幾套電視節目,更何況普通液晶電視的收視效果還算不錯。”
從受訪消費者的情況來看,多數人均稱暫時不會考慮新購高清電視,或加裝高清機頂盒。
分析:因多種原因遭冷遇
高清電視的推廣“軟肋”何在?該中心主任賴江紅表示,東莞的高清機頂盒僅為1280元,如果加上電視卡也只有1380元,可以說在價格方面還是很有優勢,“相鄰的中山、江門等地機頂盒售價均在2000元左右,可以說東莞機頂盒價格在全國屬于中下水平”。
賴江紅亦稱,該中心現在也推出了高清一體機,內置高清機頂盒,包括32、42和52英寸三種型號,售價在4900元~14900元不等,和同檔次高清電視機加機頂盒相比,則可便宜數百元,但賣得并不是很火。
她分析認為,即使是廣電總局公布的9個高清臺,也只能保證50%的節目是高清,而且高清制式的畫面比例是16:9,普通畫面比例為4:3,一些高清臺都會出現不同節目的畫面寬窄不一的情況,比較影響觀感,“高清技術不夠成熟是市場推廣的軟肋”。
應對:試點使用高清互動機頂盒
三大家電賣場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受高清節目不足的制約,現在同播的高清頻道還不能做到完全播出高清節目,因此播出機構將采取高清、標清同播過渡的方式推進,按照廣電總局的規劃,前兩年的高清播出率需分別高于50%和70%,到第三年力爭全高清播出。
“東莞下一步將要試點高清互動機頂盒。”賴江紅透露,高清互動機頂盒的研發在去年已經啟動了,現已接近尾聲,它比舊的高清機頂盒將新增點播、回放、跳過廣告等功能,“預計下月初左右,先在東莞城區或某個鎮區進行試點,然后再在全市推廣。”
功能增加了,價錢會不會提高呢?賴江紅表示,雖然現在還沒有具體定價,但是“出于老百姓的經濟承受能力考慮,盡量希望把價格控制在和現在的機頂盒相當,甚至做到更低。”同時,已經購買舊高清機頂盒的市民,也可以通過加裝軟件或者再購買一個小硬件來“升級”自己的機頂盒,從而享受高清電視節目。